进入新世纪,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突破千万吨达到1045万吨,同比增长3.67%,占有色金属消费总量的1/6,接近原生有色金属产量的1/3,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总体运行态势基本保持平稳。
产品产量小幅下降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再生有色金属铝、铜、锌、铅四大品种总产量为722万吨,同比下降5.1%。其中再生铜产量约为180万吨,同比下降12.2%;再生铝产量约为350万吨,同比下降3%;再生铅产量约为110万吨,同比增长4.8%;再生锌产量约为82万吨,同比下降8.9%。
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9月份,有色金属价格继续震荡下行,国内再生有色金属产品平均售价比去年同期的均价下降了9%左右,1#废铜平均价格为49460元/吨、2#废铜平均价格为45800元/吨,电解铜平均价格为53806元/吨。废铝平均价格12509元/吨,再生铝-合金ADC12均价15755元/吨。
废料进口数量减少
2013年1~8月,我国共进口含铜、含铝、含锌废料439.4万吨,金额114.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9%,8.5%。其中,进口含铜废料279万吨,同比下降9.7%,金额88.9亿美元,同比下降8%;进口含铝废料158万吨,同比下降7.6%,金额为24.8亿美元,同比下降12.9%;进口含锌废料2.4万吨,同比增长9.1%,金额4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1%。
再生金属废料的进口意义非常
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铜原料约65%、铝原料约55%,铅锌原料约30%以上依靠进口,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原料的分选冶炼中会形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进口的铜矿石一般含铜量较高的只有15%左右,铜废料的含铜量明显要比矿石高很多:1号铜一般含铜量在96%左右,2号铜一般含铜量在92%左右,最差的3号铜也有86%,优势显而易见。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有色金属废料进口国,贸易比例占全球有色金属废料的一半以上。2012年,我国国内有色金属四大品种(铝、铜、锌、铅)废料的回收总量已达660多万吨,同比增长5.09%。
据悉,目前再生金属原料来源中2/3是靠进口,国内只能解决1/3,在海关的绿篱行动下,废料进口形势尤为严峻,资源保障难度加大,呼吁国家给予税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企业效益明显下滑 新建项目投资减少
1~9月份,再生有色金属产品平均售价比去年同期的均价下降了9%左右。受产品价格下跌、废料价格上涨两面夹击,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进入了微利时期,企业固定资产新建项目投资速度和数量都明显下降。
再生金属企业利润率不足1%
一些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或处于停产、转产状态,而前三季度再生金属全行业固定资产新建项目投资速度和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这主要表现在全国各地再生有色金属加工园区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入园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园内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亏损企业增加。此外,新建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明显下降。
当前投资者对产业前景判断不乐观,投资信心不足、意愿下降,在建和新建项目进度明显放缓。一些企业处于维持和观望阶段,开工率大幅下降,或处于停产、转产状态。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生产经营困难凸显。一些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也受到冲击,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已经逐渐成为行业性问题。再生铜、铝企业货款回收周期达2~3个月,造成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资金周转资金链存在严重风险。
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
随着《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实施,再生铅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改造步伐加快;再生铜企业在生产及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有所提高;再生铝企业在原料预处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新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再生金属行业小企业居多,在当前原料限制较大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惟有把上游环节也就是冶炼环节做好,把原料“吃干榨尽”才能出效益。
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正式公告了《铝行业规范条件》等一批重要文件,为支持和鼓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