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湖南有色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地方国企来说,被纳入中国五矿资产版图后,其后续的运营境况却似乎并未如当初决策者设想的那般美好。
接近湖南有色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9月份前,中国五矿有色中心对湖南有色下属公司的归口划拨已经完成,并分别以事业部管理公司的模式对主营铝、铜、钨等业务的相关公司资产注入各主管事业部进行归类梳理。
这是自2009年中国五矿与湖南省政府签署收购协议三年以来,中国五矿对湖南有色这家国内有色金属规模型企业的资产消化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笔国有资产交易背后深层次的对接、整合、管理则尚存症结。
“现在五矿拿着湖南有色也是烫手山芋,(贸易起家的)五矿对有色金属实体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经验,对于湖南有色这样一家资产庞杂的公司,很多事情都是在尝试着往前推进,所以进度非常缓慢。”湖南一名国资系统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而在中国五矿步履蹒跚对湖南有色旗下资产进行逐一统筹时,其内部管理脱节、母公司对下属公司利益关系协调不力的弊端则仍然存在。
其中,湖南有色氟化工业务三年屡次上报却始终悬而未决的命运似乎便是整个湖南有色尴尬境况的一个缩影。
“湖南有色下面的氟化工业务是高效利用资源的优势项目,在五矿收购之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五矿收购后,这一块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却反而遇到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接近湖南有色的知情者说。
尴尬处境
柿竹园与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对700余万吨尾矿的作价分歧让这一项目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氟化盐生产企业,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以下简称“湖南有色氟化学”)氟化盐年产近20万吨,无水氟化氢4万吨,这一产能在业内颇具地位,持续数年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其此前生产的“湘铝牌”氟化盐也一度是氟化盐湘军的一张名片。
但自2008年以来,受行业高利润刺激,国内氟化学产能也随即大规模释放,各路资本蜂拥而至导致竞争无序,这一原本市场容量有限的细分市场也一片哀鸿。
2009年,在法国阿科玛、日本大金、美国杜邦和比利时苏威四大国际氟化工巨头相继加码中国投资,以及江西、内蒙古等省份氟化学产业迅速膨胀、行业竞争腥风血雨时,成立一年的湖南有色氟化学管理层开始调整战略方向,试图在上游资源寻求突破口,并率先从集团内成员企业中树立转型样本。
彼时,湖南有色氟化学与湖南有色集团下属矿山企业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柿竹园”)联合成立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郴州氟化学”),实施多金属伴生尾矿回收项目,在柿竹园现有尾矿中的低品位萤石矿进行再利用,以满足氟化学业务的上游资源需求。
“湖南有色下属矿山的低品位萤石矿总量占据了全国的7%,其中柿竹园的伴生萤石矿储量最大,如果能通过技术创新对这些资源进行高效利用,那么我们在源头成本上就可以比同业公司节约一大笔费用。”湖南有色氟化学母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有色投资公司”)董事长罗国余对本报记者说。
而为攻克对残留尾矿的低品位萤石矿回收技术,湖南有色氟化学管理层多次组织技术队伍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进行技术攻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实现低品位尾矿的重新利用。
本报记者获得的郴州氟化学运营数据显示,目前,郴州氟化学萤石回收率已突破50%,品位达93%-95%,年产萤石10万吨。2012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2亿余元,净利润4000余万,在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业内公司大面积亏损的大背景下,这一组数据也让同业公司相形见绌。
但湖南有色氟化学看似前景广阔的资源再利用项目却并未如其预料般顺利,来自集团内部的现实矛盾及管理症结将这一项目推向了另一个尴尬境地。
2010年,在中国五矿完成对湖南有色的收购后,湖南有色氟产业发展战略最终获得中国五矿有色中心批准,氟化学产品也被列为集团内重点商品目录之一,而为落实规划,湖南有色金属投资公司也将尾矿利用的重点目标锁定为位于郴州的尾矿萤石回收。
2011年底,湖南有色金属投资公司高管先后多次奔赴湖南郴州市,对当地尾矿资源进行现场调研,并核实集团内成员企业柿竹园堆积如山的700余万吨尾矿,以及周边地区的存量尾矿,总计约达2000万吨,品位为20%左右。
为推进项目湖南有色投资公司随即成立专项小组,圈定20公里经济运输半径范围内在当地寻找项目配套的新尾矿库,但该区域内唯一符合条件的尾矿库已被一家名为冠银公司的民营尾矿复选企业所有,多轮谈判后,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如果重新再建一个尾矿库成本太高,而且审批周期长,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从经济效益和项目进度出发与冠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是最好的选择,在谈判多次后,最终在协议框架内对方有条件同意合作。”湖南有色投资公司总经理黄安平对本报记者说。
但在万事俱备时,新的问题又再次出现。作为资源产权方,柿竹园与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对700余万吨尾矿的作价分歧让这一项目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柿竹园之前的回收厂没搞好,后来由(湖南有色)投资公司接管,看到赚钱后就想收回去,所以就故意提出很多条件不愿意推进尾矿回收项目,五矿拿这也没办法。”知情者说。
但对于下属成员公司的利益分歧及协调进展,截至发稿,中国五矿集团及有色中心相关负责人未能予以回应,湖南有色投资公司高管也未正面置评。
三年上报未果
“五矿在管理上存在国有企业典型的弊端,管理战线拉得过长,层层上报的审批环节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推进。”
中国五矿对湖南有色完成收购后,中国五矿随即以“大家长”的身份对后者的人事、财务、管理、资产等大权逐一“收缴”,但即便如此,中国五矿的“家长”角色却似乎仍旧难以服众。
在中国五矿对湖南有色集团下属企业资产进行系统梳理屡遭阻力时,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就氟化学业务与中国五矿有色中心的沟通则备具典型意义。
湖南有色内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自中国五矿收购湖南有色后,湖南有色投资公司为推进氟化工项目,从2010年开始便陆续与分管部门中国五矿有色中心及湖南有色集团进行过多次汇报、沟通,试图希望集团层面能参与协调处理其与柿竹园的尾矿回收项目分歧,但宛如一场耗时伤神的拉锯战,这起集团内部的谈判博弈在持续了三年后还在继续。
“事实上,湖南有色氟产业能得到五矿有色中心的批准,并被列为集团内重点商品目录也是投资公司反复汇报,再三坚持的结果,在这之前,五矿对氟化学产业及其经济效益根本就不了解,五矿最看重的还是湖南有色的矿山资产。”上述湖南有色内部人士说。
但对于湖南有色投资公司而言,其重点推进的氟化学项目早已箭在弦上,尤其在国内氟化工产业大面积萧条之际,如何寻求转型之路成为摆在其面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回收技术早已攻克,尾矿储备充足两个关键条件早已具备的前提下,2010年至2013年间,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先后多次与柿竹园、湖南有色集团、中国五矿有色中心进行沟通,但几番商讨后,这一项目却屡屡在临门一脚时又中途终止。
2012年底,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多次向集团层面申请后,中国五矿有色金属中心相关负责人终于前往现场调研,随后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包括湖南有色集团高管、中国五矿投资部、湖南有色投资公司、柿竹园等相关负责人也均出席参会。
会后中国五矿有色金属中心及湖南有色集团层面形成统一意见,由湖南有色投资公司负责项目是实施,湖南有色集团负责协调原料作价。至此,这起产业转型的系统内部矛盾也似乎终于迎来一纸解决方案。
但就在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加紧推进选矿试验、编制可研报告并提交集团层面审议时,2013年5月14日,柿竹园又重新提出要对尾矿进行公开拍卖,在经得湖南有色投资公司同意后,湖南有色集团也再次对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河西的尾矿组织拍卖,但一个月后,柿竹园再次单方面提出终止拍卖,这一项目也被迫重新陷入“踢皮球”似的境地。
“五矿在管理上存在国有企业典型的弊端,管理战线拉得过长,层层上报的审批环节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推进,包括对下属公司的利益关系协调上,五矿并没有发挥系统统筹,资源整合的管理作用。”接近湖南有色的人士说。
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副总经理张亚红向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经初步测算,本项目达产并全部应用到公司氟化学产品生产中,则每年可节约原料成本1.8亿-2.3亿元,扣除利用低品位萤石导致的物、能耗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每年成本节约可为公司增利1.1亿-1.4亿元。若按公司现有产能全部采用低品位萤石,则每年可节约原料成本3.3亿-4.2亿元,每年可为公司增利2亿-2.5亿元。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项目的价值都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消化成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尾矿高效利用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盘活尾矿库现在占有的土地资源,解决安全和环境隐患。”张亚红说。
但即便如此,这一符合中国五矿企业经营理念“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资源再利用项目却在反复拉锯中迟迟未能进入可行性阶段。
“归根到底还是(五矿)管理上的问题,收购后湖南有色失去了自主决策权,管理脱节以及环节繁冗的大国企通病非常明显。”上述湖南省国资系统人士说。
内忧外患
在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利用屡遭阻力时,来自市场上其他“抢食者”的竞争也已日趋激烈
事实上,对于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而言,惨烈竞争的市场现状已然将其推向了另一个十字路口。
作为氟化学集团内的重点企业之一,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乡氟化学”)无疑是整个湖南有色氟产业中的关键筹码,但这家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湘乡铝厂的老国企在市场中几经淘洗后,此前头顶的光环也日渐暗淡。
“在上世纪,湘乡氟化学是国内氟化盐行业的标杆型企业,但作为老国有企业,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湘乡氟化学高成本、包袱重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加上此前的工艺技术上的优势不复存在,企业也出现了连续亏损的问题。”湘乡铝厂负责人刘峙军说。
本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拥有3000余名职工的湘乡氟化学累计亏损为2.25亿,由于企业职工收入较低,加之历史遗留问题繁杂,湘乡氟化学也成为整个湖南有色集团内的重点维稳单位。
而为摆脱湘乡氟化学持续亏损的境地,母公司湖南有色投资公司随即确立了“以公司从选矿到下游氟化工应用的整体技术突破为依托,整合湖南有色集团自有尾矿萤石资源及郴州地区大量的伴生萤石资源,形成公司氟化学产业链的独特竞争优势”的具体战略举措。
2012年6月,在此前郴州氟化学三条生产线投产成功的基础上,湘乡氟化学一条1.8万吨的干法氟化铝生产线,应用自产低品位高杂质超细萤石粉的技术改造也顺利投产。
但受制于上游资源供应,湘乡氟化学的产能仍旧无法充分释放,这个在亏损泥潭中摸索前行的老厂也始终困难重重。
事实上,湘乡氟化学的处境也是整个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目前境况的一个缩影,在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利用屡遭阻力时,来自市场上其他“抢食者”的竞争也已日趋激烈。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中化集团旗下中化蓝天也已与湖南郴州市政府洽谈,并着手开展尾矿利用,此外,包括延长石油、中信,以及部分民营企业等公司也正大举发力氟化工产业。
记者了解到,作为有色金属聚集地,郴州地区萤石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于苏仙区、临武、宜章、资兴等地。
其中,柿竹园地区的伴生萤石储量4600万吨以上,占全国伴生萤石储量的70%以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郴州地区采选业迅猛发展,仅苏仙区就分布着近170多家大大小小的选矿企业,多年来,遗留了大量尾矿。
“湖南有色作为本土企业,多年来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都非常好,但郴州市政府之所以要引进新的投资者就是因为五矿不作为,无法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上述知情者说。
外来者的强势介入也正让早在当地深耕已久的湖南有色先机欲失,而在全行业萧条不济,重点企业连连亏损之时,湖南有色氟化学集团的未来命运也似乎仍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