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积极因素和隐忧并存。 我们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寻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理论上讲,改革是根本动力所在。 但根本动力却不是直接动力。 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寻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本文就此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谈谈我们的一点看法,供各方面思考。
大家有目共睹,中国政府养了几只“胖老虎”,更是“懒老虎”。 其代表性的是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全国公共维修基金等等。 现在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睡大觉”,应该及时叫醒。
2.39万亿元
一、尽快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人口红利步入“末端”,已是不争的事实。 人口老龄化的最大问题是加大了养老金缺口。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全国社会保险(放心保)基金资产总额仅为3.98万亿元,其中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存2.39万亿元。 随着养老保障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面临的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不能对养老金保值增值,就是民生的直接减损。 因此,探讨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且迫切的现实意义。 如何拓宽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推动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向市场化、多元化和透明化发展,提高养老金的运营效率,都是一个重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和资本市场,推动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健康发展。 而促进包括养老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入市,应该成为监管层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抓手。 因为养老金不仅能支持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也能对资本市场形成有力支撑,对百姓而言又是一种养老寄托。 因此,除了对养老金的缴费和投资收益尽快给予税收减免、递延等优惠政策的发布并实施外,可以借当前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东风,充分利用目前股市低市盈率低估值的有利时机,迅速形成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局面。 在此我们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强化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其实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民生优先”,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惠民”举措,也是助推消费的强大动力。 养老基金投资股市要比放在那里溶化安全得多。
2.1万亿元
二、尽快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推动住房公积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与专业化管理,争取住房公积金早日入市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 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 1991年,上海开始公积金探索;1999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公积金制度走上法制化轨道。 2012年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积金缴存职工达到1.33亿人,公积金缴存余额达2.1万亿元。 现实的情况是,受《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限制,目前住房公积金只有三种投资方式,即通过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国债投资、银行存款实现增值收益。 由于政策和实践的局限,这三种增值收益实现途径存在着种种问题:个人住房贷款资金运作效率低,国债投资品种单一,银行储蓄利率过低,甚至连保值都困难。 因此,金额庞大的2.1万亿元住房公积金大部分在“睡觉”。 据初步了解,我国住房公积金为个人账户给予的年利率为1.26%,如此可怜的储蓄利率,连保值都很困难。
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主任欧阳泽华在北京团第二次全体会发言时表示,证监会正在推动有关部门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推动住房公积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在现有的存银行和买国债之外扩大投资渠道,稳妥实现保值增值。 但是,此事目前杳无音讯。
如同养老金入市一样,公积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在盘活这些“睡觉”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同时,也能与养老金一起倒逼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制度完善,并在客观上可起到平滑股市大幅波动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