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大战中,消费者是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还是被商家忽悠了?
2013年和2014年是电商的决战之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是危言耸听?
京东从北京开始一天四送,为什么?
自己不建平台,利用别人的平台不行么?
电商为什么就能击败传统零售商?!
N年后,地面的零售店会消失,是真的吗?
今年的618电商大战依然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18日一大早去央视做客直播,一个编导女孩一边在刷网购页面,一边和同事感叹“呀,手机卖到了这个价位。我正想买个小电扇……”
这几天跟腾讯微博网友交流,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提问,当然,也有对我观点的挑战,都非常有火花。
虽说有一部分消费者、电商以及供应商对价格战有所质疑,但我认为,价格战未来还是会继续打下去,因为几大电商平台能从中获利。比如天猫一向只给商家提供“战场”,坐收广告等收益。京东、苏宁易购、易迅现在也都是开放平台也同样获益。
而消费者也不必纠结于是否被忽悠。商家肯定是有优惠的,但有句话说,商场里面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杀价的只是不到1%的品种,用这些品种来吸引眼球和关注,但还有99%的品种,一定会有利润。从损失的营业额和获得的媒体关注带来的广告效应来说,电商一定是赢家。
可以看到,电商大战经过多轮洗礼后,正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以往数的出来的几家巨头“三国杀”那是老黄历了。今天的大决战,所有算得上名号的都参与了,真正的“多国杀”,因为,这次大战之后要重新排“江湖”座次的。
到2013年末,网络零售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会由目前的9%上升到17%左右,接近20%这一事物发展的爆发点。所以我预计,今明两年将是网络零售大爆发临界点的年份,是电商的决战之年,更多的新顾客在以更快的速度卷入网购。而因为互联网“赢家通吃”的生存法则,面对着即将爆发性增长的市场份额,各路电商谁也不敢怠慢,谁也不敢落后。参与者将在今明两年电商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分享今年从9%到17%的增量市场。未能胜出者将逐渐淡出消费者视线。这是一场实际意义的“淮海战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可以想见,2013年下半年将由天猫主导的新一轮大战,所有电商同样不敢缺席。即使如老大天猫,也不敢怠慢,不敢按部就班的准备这届“双十一”大促。
我们更要看到的是,2013电商大战的背后是网络零售对传统零售的集体绞杀。
说到电商,真正销售额的空间并不是热热闹闹的线上零售部分,更多的在B2B和B2C的网络交易部分,那才是电子商务的主流。热闹的电商大战只是大海上的波浪而已,真正有价值的财富在海面以下。
今天的网络零售轰轰烈烈的大战只是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局部战争。网络零售只是传统行业和网络结合的一种形式而已。今天电商们以价格战吸引眼球,其实网络零售商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当集中攻击传统零售,目的是借机推动整个社会零售业态向零售电商的业态转变的过程。
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能只是停留在热火朝天的网络零售部分。在火热的“电商大战”背后,所有传统企业都必须和信息时代结合。电子商务是什么?不是一个产业、不是一个行业、更不是一个专业,而是所有企业在信息时代的一种经营方式。
从国际上来看,电商是从美国开始,中国B2C,网络零售额现在不如美国,但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线上B2B交易额全面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美国网络零售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有10%多点,当然线下店铺还有生意,如果占20%、30%、50%这只要几年时间。
从零售业本身来说,过去卖场渠道为王的时代会遇到巨大的挑战。这些过去的渠道大佬们想自建平台,已经失去了机会。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是基因突变,能转型成功不容易,苏宁、银泰醒悟比较早,有一线生机。其他的线下零售商呢?他们必须寻找自己的网络同盟,打通线上和线下。
电商大战是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业的一次线上线下的大PK,到13年末,网络零售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将会上升到17%左右,20%是羊群效应的爆发点。一路高歌猛进的电子商务发展对传统业态构成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大量地面的零售商家如果不懂得和网络结合,不懂得用现有的店铺资源去抓住消费者,那么一定会消失。地面店的零售业态不会消失,但会逐渐转化为体验店,大量的零售商家会死掉。
再来谈谈传统零售业的转型方式,有人说自己不建平台,用别人的平台?那是要交买路钱的,亲!收惯了别人的买路钱的,马上交钱给别人,很难的!
有人说我们传统零售在某些领域比如农产品有优势,那您可以看看京东一天四送是在干什么?是在为蔬菜、水果、海鲜等等的在线销售做准备。
马云和王健林去年那个关于“电商是否取代传统店铺经营”的赌约(相关内容详见钛媒体文章《王建军聊B2R模式:马云赌电商取代零售商要输!》),估计马云会赢,但实际上,他们都会是赢家,马云的赌是网络交易比例超过50%,王健林的赌是大部分的服务要线下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