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剑指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五行业。这引发了笔者对铜冶炼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思考。
现阶段我国铜冶炼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笔者认为,铜冶炼业产能过剩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通常理解的产能过剩是产品总产量供大于求压迫产能释放为产能过剩。而铜冶炼业产能过剩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另一种是原料短缺造成的产能过剩。第一种情况现阶段还未发生,第二种情况已经发生。因此,铜冶炼一只脚已经跨入了产能过剩门槛。依据目前全球铜冶炼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只是时间问题。
铜冶炼业产能具有特殊的弹性。设计产能和实际组织生产产能不一样。比如,冶炼炉同样的处理量,由于原料入炉品位不一样,产量一定不一样。利用转炉自身热能,添加废杂铜,增加铜产量是轻而易举的事,与设计产能无关。产能弹性在25%左右。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铜冶炼产能,是判断行业是否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
此外,还要用铜经济全球化的观念看待铜冶炼业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铜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如果全球铜原料供应紧张,就会造成原料短缺性产能过剩。如果出现全球性的铜冶炼业产能扩张,就会造成供大于求的产能过剩。
从国内现状看,应该培育优质产能迎接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从质量上分析,我国铜冶炼产能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优秀产能,能耗低、产量大、技术装备处于全球先进、综合资源利用好、全员劳动生产率高、原料供应渠道正常;二类为良好产能,能耗低、产量中等、技术装备处于国内先进、综合资源利用有待改善、原料供应渠道正常;三类为落后产能,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装备落后、原料供应紧张、综合资源没有得到利用。面对产能过剩时代的到来,铜冶炼厂商何去何从,自有分晓。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应未雨绸缪,加快铜矿建设的步伐,增加自有原料的供应量,想方设法稳定原料供应渠道,保障原料供给,以防出现原料短缺性产能过剩。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优秀产能。对新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审批。有关部门应研究铜冶炼业产能过剩问题,出台指导意见,以避免重蹈钢铁等行业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