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正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张建设。园区建成后,12个稀有金属新材料新产业化项目将落地生产。截至目前,已经组建了4个新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届时,一个具有领先示范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将形成,并产生数十亿元的效益增长点。
这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又一个成功例子。近年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面向市场搞科研、实实在在搞中试,科学管理搞产业,建立了“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零阻力,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典型,为推进我国稀有金属材料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只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多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中的一项。2000年以来,该院以“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先后组建了22个产业公司,建设了世界第二大超导材料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亚洲最大钛无缝管生产线等10条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线,占领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为科研成果转化,从而建成大批高水平的产业化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西北有色院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在有色金属的基础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建立起了10多个门类齐全的研发领域。同时,针对国防和工业需求,将研发细化为钛、锆、铬、钨、钼、钽、铌和贵金属等各个金属技术开发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11个研究所和4个研究中心,突破了8大类关键共性技术。近三年来,西北有色院每年的科技收入始终保持在3.5亿元左右,科技人员比例维持在60%以上,承担项目、授权专利等逐年增长。仅2012年,该院申报项目达到314项,立项13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3项,授权专利125项,申请153项,发表论文335篇。在西北有色院,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今年,国家投资3亿元在西北有色院建设的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即将竣工验收。届时,将实现对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建成一个条件完备、技术领先、门类齐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和生产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西北有色院的自主创新能力。
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要经过中试,才能实现产业化。然而中试环节需要大量的技术集成和资金投入,是企业和科技人员最不愿意干的,从而导致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为了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西北有色院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把中试纳入常规发展,建立了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22个科研及中试平台,遴选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验证,使科研与生产之间建立了有效衔接,加速了成果转化。例如,在金属纤维制品的产业化中,西北有色院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大量中试验证,实现了加工工艺的创新突破,打破了国外对该类产品的长期垄断,建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
大量有效的中试活动,使得西北有色院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应用率在80%以上,在钛及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三个高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率更高,实现了只要有一项成果就能转化成一个产业。同时,中试投入和开发,使科研成果的效益显现,吸引了上下游和各类机构的战略投资。截至2012年,西北有色院累计吸引外来投资16亿元,破解了科研院所资本金不足的发展难题,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行产业公司,是西北有色院科研成果实现转化“零阻力”的关键。在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西北有色院形成了资本、管理、技术、劳动等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先后对超导材料、钛及钛合金材料和稀有金属材料等高科技优势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估,并将其中近40%的无形资产量化分配给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通过产权激励,科研与生产之间形成了“利益纽带”,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促进成熟产业公司做强做大,西北有色院利用各项政策,促进特色领域公司瞄准上市。先后培育和支持条件成熟的西部超导公司、西安泰华公司、西安凯立公司、西安宝德公司、西安赛特公司等几家产业公司分别在中小板、创业板争取上市,扩大融资规模,在细分行业占据国内外主导地位。
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现代的管理模式使得这些企业迅速成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也使西北有色院以年均40%的增速快速发展。2012年,院综合收入54.3亿元,位居全国有色行业院所之首,其中科技收入3.4亿元,总资产达到62.3亿元,预计2013年院综合收入将突破60亿元。
丰厚的产业收益反哺科研。西北有色院先后投资近2亿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母体不断孵化新产业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了创新发展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