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分析 » 正文

云铜巨亏折射行业冷暖 基本金属复苏有待时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0-29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云南铜业前三季度预计巨亏超过15亿元,让市场大跌眼镜。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困难的窘境。从已披露的

云南铜业前三季度预计巨亏超过15亿元,让市场大跌眼镜。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困难的窘境。从已披露的三季报预告来看,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显著分化,基本金属表现低迷,短期经营能力仍面临压力。
  云铜巨亏折射行业冷暖
  虽然市场对有色金属企业经营困难早有准备,但云南铜业的大幅亏损仍远超出市场预期。
  云南铜业2013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至15.5亿元,折合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1.06元至1.09元。虽然2012年前三季度云南铜业同样处在亏损状态,但亏损金额仅为四千余万元,2013年同期这一亏损幅度便增长超过30倍。
  同时从业绩预告中还能看到公司基本面正在加剧恶化。上半年公司亏损8.17亿元,前三季度便亏损超过1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超过6.83亿元,亏损额进一步加大。
  对于净利润出现巨亏,云南铜业称,2013年1-9月份,有色金属市场行情下滑,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电解铜价格下跌了7%,黄金价格下跌了15%,白银价格下跌了28%。受此影响,公司1-9月份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
  从有色金属企业披露的三季报预告来看,业绩持续下滑甚至亏损企业并不在少数。据统计,截止目前,共有43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预告,其中23家公司三季报业绩可能出现同比下滑,占披露总数过半。其中,锡业股份、云铝股份、太原刚玉等公司纷纷表示前三季度亏损可能进一步加大。
  行业分析师认为,基本金属和黄金表现低迷,仍有部分小金属和新材料个股实现逆势增长。在申银万国证券重点关注的27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三季报业绩预览加权平均减速达-38.3%。分行业来看,电解铝企业成为业绩重灾区,出现单季亏损达3家,铜、黄金、小金属等公司同比下滑分别达45.3%、47.3%和55.2%。
  基本金属复苏有待时日
  云南铜业巨亏背后,折射出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前三季度金属价格低迷,行业持续弱势。在需求和流动性双重挤压下,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探底。全球经济复苏脚步以及供给的变化将是未来有色金属行业基本面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
  行业分析师杨诚笑认为,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持续,基本金属与贵金属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贵金属的黄金和白银,除非美联储收缩的预期出现扭转,转机可能在即将接任联储主席一职的耶伦,其为坚定的量化宽松支持者。其次,若美国的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夭折,则贵金属和基本金属将出现分化,基本金属面临下跌风险。
  同时考虑到未来几年内,供给增加的态势较为明确,中国为代表的需求增速下滑成为了主要看空的理由。杨诚笑分析表示,特别是在西方复苏较为疲软的态势下,需要分开看的是一些供给可能收缩的小金属品种,比如稀土、钨、锡、锑等,但除非是出现重大的改变,否则疲软的态势也很难改变。
  在环境因素负面影响下,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有色金属行业复苏难以在短期展开,未来一段时间有色金属企业仍将承压。叶培培表示,去货币化下的低迷价格是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7、8月伴随宏观经济整体复苏加之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加工费上涨,企业生产热情提高,产量和开工率双双上扬,同时受制于获取资金的困难,对金属的进口需求一直旺盛,令铜进口等徘徊于三个月高位。而货币的去化预期始终存在,市场综合判断美联储在年底缩减QE概率极高,从而压制金属商品价格。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国政治僵局仍在继续,金属市场仍然孕育风险,主要工业金属公司业绩难有改善。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明显。为了应对寒冷天气,东北和华北多个城市陆续提前进入采暖期。
  由于长期以来这些城市供暖燃料以煤炭为主,而煤炭燃烧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因而导致近日东北三省大部分城市集体出现极为严重的雾霾气候,多区域PM2.5指数“爆表”,多条高速公路和机场航班被迫关闭取消。
  雾霾气候高发,或加快启动新一轮政策加压期。气候环境的日趋恶化不仅危及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也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整治部分区域大气污染严重的现象,今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接连颁布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系列政策,并针对煤焦钢等主要高污染行业重拳出击,采取铁腕严厉整治,强化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雾霾天气高发期,又适逢三中全会召开,新一轮政策加压期或将加快启动。
  据显示,继9月12日国务院全文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又于10月15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中明确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指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将受到清理。按计划,2015年底前将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这势必会进一步削减煤炭需求。据估算,受政策因素造成的减量规模将导致年耗煤量降幅超过亿吨。
  虽说今年三季度以来,山西、河南及河北等多个产煤大省先后出台针对煤炭产业的保护性政策,而受益于产业政策扶持,煤焦价格自8月初以来纷纷出现短暂的企稳回升现象,但下游钢市季节性旺季已经趋于尾声。
  10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6.41万吨,减量2.39万吨,旬环比下降1.34%;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12.81万吨,减量2.39万吨,旬环比下降1.11%。10月上旬末重点统计企业钢材库存为1350.22万吨,比上一旬增加88.9万吨,增幅7.05%。由于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之后,不仅建筑施工停止会削弱用钢量造成煤焦采购放缓,而且华北地区雾霾严重,唐山地区钢厂亦会受到政策因素影响面临产能削减压力,焦煤需求减少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10月28日大秦线例行检修将结束,煤焦供应端压力将重新回升,环渤海地区煤炭供需平衡局面将不复存在。同时空气污染的恶化会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取暖模式从煤炭换成天然气会日趋受到政策推广,民用和工业用替代率上升将大大降低煤焦冬储预期。
  在面对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大调整的大背景下,进入11月以后,煤焦虽有冬储行情可以稍许期待,但需求预期势必会因环保政策加压而受到削弱,市场前景恐不乐观,期价延续惯性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今日,国内大宗商品全线走低,有色、煤焦钢品种跌幅最大。有色品种中,沪铜领跌,铅锌紧跟其后。煤焦钢产业链动力煤、焦煤、焦炭、螺纹钢、铁矿石无一上涨,其中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1405下跌1.91%,领跌黑色金属产业链并再创上市新低,呈现出五连阴走势,弱势特征明显。以甲醇、沥青为代表的化工类产品成为今日为数不多的翻红品种。
  2013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对于光伏行业来说,2013年是“变革”的一年。自欧洲“双反”有条件地得以解决后,如何推动光伏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决定该行业存亡的重大课题。
  2013年7月,酝酿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随后,又有一系列的政策密集出台。仅9月份,相关部委就发布了三个关于光伏产业的文件。包括,9月17日,工信部出台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9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这些政策分别从光伏市场的准入标准、发电价格以及制造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等多个方面入手,旨在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政策,分布式光伏,将成为中国光伏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年前的2012年9月中国能源局公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了到2015年分布式发电与大型电站装机规模均为10GW。标志着分布式光伏正式从一个概念进入政策规划的视野。1年后,国务院公布的《意见》中将分布式光伏作为开拓市场的首选,并将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目标进一步提升至20GW。
  从能源分布来看,分布式光伏更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中国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电网建设较为落后,自身消化能力较为,发出的电难以外输。而分布式发电主要用于“自发自用”,多于部分才会“上网”。这就避免了集中接入以及长距离传输存在的并网难题,更有利于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据预计,若中国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发电,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潜在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00GW。
  缺乏资金以及行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阻碍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各相关部门为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在整体光伏行业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分布式光伏进一步提出了若干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将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石。
  补贴以及电价政策,通过《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得以明确。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给予了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并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升至1.5分/千瓦时。
  为加快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还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通过与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形成与地方合作的投融资机构,为分布式光伏发展项目提供专项的金融服务。彻底解决企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为了避免分布式光伏重蹈大型光伏电站的覆辙,国家能源局将对光伏产品建立严格的产品检测认证制度。并通过《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以及光伏发电运营监管的相关办法,对光伏的电网接入、并网运行、电量计算,电费结算,补贴等环节全面落实国家政策。
  众多政策推动下,毫无疑问,2014年分布式光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确定了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海淀园等18个工业园区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第一批示范区。这批示范区在2013年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规模为75万千瓦,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上升至182万千瓦,增长142%。
  与此同时,在总结示范区发展经验之后,分布式光伏应用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预计2014,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6GW。且其中的80%将主要集中在能耗大,能源价格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分布式光伏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意义,从能源安全、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上来说,作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石油进口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优待提高的大背景下;在雾霾“倒逼”油品升级,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变的背景下。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分布式光伏所拥有的前期投入少,对环境影响小,回收周期快等特点将成为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几年太阳能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大比例。21世纪前十年,全球太阳能发电量所占比例从零增加到了0.15%。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截止2020年,这一比例将翻十倍,增加到1.18%。中国在未来几年的全球太阳能产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国际能源机构低估了太阳能在全球能源总量中所占比例。经验曲线表明,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比过去十年期望的要快得多。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商的资金支持,将促进太阳能技术革新。近几年,太阳能装置主要集中在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因为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十年,日本、美国、拉丁美洲,尤其中国太阳能产业有望发展得更为迅速。
  具体来说,中国计划在2013-2015年间每年多产出太阳能10吉瓦,目标是在2015年底拥有35吉瓦太阳能发电能力,是2012年的七倍,超过世界最大太阳能生产国德国2012年底的32吉瓦的生产量。然而,美国2012年底也只有7吉瓦的太阳能发电能力,比中国多不了多少。以补助金作为刺激手段的中国,将于2013至2015年间占到世界太阳能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国内高速发展的太阳能市场将有助中国太阳能生产商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让他们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机遇。例如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等专注于硅技术的中国太阳能生产商,或例如汉能太阳能等新型薄膜生产商,通过收购获得西方国家创新技术甚至颠覆性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现有技术。
  与此同时,中国太阳能生产商计划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加快步伐,以期在五到七年里,不靠任何补助,促使太阳能生产实现盈利。
  我国是全球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超过7500万千瓦,风电发电量将达到1400亿千瓦时。专家预计,相关政策利好将促进风电产业新一轮发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王骏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风电的装机容量要超过7500万千瓦,发电量将会达到1400亿千瓦时。同时,国家能源局制定完成的《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已上报至国务院,处于待批状态。
  据透露,此次《意见》将涉及技术、管理、政策、体制等各个方面,具体政策已在制定中,其中就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力争在2至3年内基本解决弃风限电问题。
  由于风电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很大,在政策利好的预期下,风电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值得期待。
  多年来,正是依靠政策扶持,我国风电发展迅速,风电装机容量已达世界第一,风电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发展风电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性措施。
  根据2012年度风电产业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为6266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82万千瓦,增长31%,全年风电发电量1008亿千瓦时,比2011年增长41%,风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2.0%。
  然而,越来越严重的弃风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国限制风电出力的弃风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比2011年翻了一番,占2012年实际风电全部发电量的20%。其中,“三北”地区尤为严重,蒙东、吉林冬季供暖期限电比例甚至超过了50%。
  “弃风”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挫伤了风电投资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导致风电行业的投资效益和环境效益低下。
  对于造成弃风限电的原因,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风电发展速度比较快,整个产业链规划不完善;另一方面,“三北”地区电源调节性能不好。现在风电主要是当地市场消纳,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特征,属于波动性电源,这就要求常规电源的调节性非常好。
  对此,王骏表示,国家能源局正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风电产业发展,力争用2到3年时间基本解决弃风限电问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要解决弃风问题,重点是要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大力度建设特高压电网,把不能就地消纳的电大规模地输送出去,把“三北”的风电送到“三华”地区。
  “未来还要完善风电开发管理体系,因地制宜优化开发布局。随着近几年低风速风机的技术迅速发展,已经使得中国的中部、东部和南方等电力需求较大地区的风电开发形成了非常可观的规模,从而造就了新的增长点。”王骏说。
  有关专家表示,这些影响风电发展的问题在此次《意见》中应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风电产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2013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对于光伏行业来说,2013年是“变革”的一年。自欧洲“双反”有条件地得以解决后,如何推动光伏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决定该行业存亡的重大课题。
  2013年7月,酝酿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随后,又有一系列的政策密集出台。仅9月份,相关部委就发布了三个关于光伏产业的文件。包括,9月17日,工信部出台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9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这些政策分别从光伏市场的准入标准、发电价格以及制造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等多个方面入手,旨在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政策,分布式光伏,将成为中国光伏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年前的2012年9月中国能源局公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了到2015年分布式发电与大型电站装机规模均为10GW。标志着分布式光伏正式从一个概念进入政策规划的视野。1年后,国务院公布的《意见》中将分布式光伏作为开拓市场的首选,并将201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目标进一步提升至20GW。
  从能源分布来看,分布式光伏更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中国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电网建设较为落后,自身消化能力较为,发出的电难以外输。而分布式发电主要用于“自发自用”,多于部分才会“上网”。这就避免了集中接入以及长距离传输存在的并网难题,更有利于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据预计,若中国现有及新增建筑中有10%的屋顶面积及15%的立面面积能应用于光伏发电,到2020年分布式光伏潜在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00GW。
  缺乏资金以及行业结构的不合理是阻碍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此,各相关部门为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在整体光伏行业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分布式光伏进一步提出了若干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将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石。
  补贴以及电价政策,通过《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得以明确。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给予了0.42元/千瓦时的补贴,并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升至1.5分/千瓦时。
  为加快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还共同发布了《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的意见》。通过与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建设相结合,形成与地方合作的投融资机构,为分布式光伏发展项目提供专项的金融服务。彻底解决企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为了避免分布式光伏重蹈大型光伏电站的覆辙,国家能源局将对光伏产品建立严格的产品检测认证制度。并通过《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以及光伏发电运营监管的相关办法,对光伏的电网接入、并网运行、电量计算,电费结算,补贴等环节全面落实国家政策。
  众多政策推动下,毫无疑问,2014年分布式光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确定了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海淀园等18个工业园区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第一批示范区。这批示范区在2013年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规模为75万千瓦,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上升至182万千瓦,增长142%。
  与此同时,在总结示范区发展经验之后,分布式光伏应用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预计2014,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6GW。且其中的80%将主要集中在能耗大,能源价格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分布式光伏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中国光伏行业的意义,从能源安全、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上来说,作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石油进口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优待提高的大背景下;在雾霾“倒逼”油品升级,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变的背景下。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分布式光伏所拥有的前期投入少,对环境影响小,回收周期快等特点将成为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煤炭市场终于迎来了利好—日前,媒体发布消息称,在2013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报告期内,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31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上涨了1元/吨。媒体称,“这是自2012年11月7日以来的首次上涨。”
  上述报告还显示,当期,价格上涨的港口动力煤规格品数量明显增加,所占比重达到58.3%。其中,热值低的动力煤品种拉升作用最大,5000大卡和4500大卡两种低热值动力煤交易价格上涨趋势明显。
  不过,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短期内煤价仍存上涨的空间,但在中国转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治理大气雾霾和治理产能过剩等背景下,中国煤炭产业的“春天”或许还未真正到来。
  短期回暖
  自去年“黄金十年”终结之后,煤炭市场就一直处于“低温”状态。市场甚至一度传出了多家煤炭企业消失倒闭的消息。
  不过,进行过市场调研的分析师日前告诉记者,“近期动力煤产地市场成交出现好转,多地煤企价格出现回调,但幅度并不大。下游询价增多,甚至有的地区再现排队拉煤的景象。”
  分析师介绍,山西榆林矿区动力煤价近期统一上涨10元,“预计10月中旬陕西动力煤价格将延续稳中有升的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煤炭市场回暖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的提升。国家能源局稍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社会用电量增长了10.4%。“虽然该数据较8月出现回落,但也创出今年次高峰,显示国内经济继续稳中有升,将带动用煤工业需求回升。”调查报告中称。
  该报告还称,冬储购煤需求增加,是近期市场成交好转的直接因素,同时伴随大秦线检修开展,港口煤炭调入量减少,低热值动力煤资源已出现紧缺,海运费也持续上涨,港口低热值煤报价较快回升,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报价上涨也指日可待。
  有观点认为,因为煤炭是当前中国主要的供暖燃料,短期内受可替代能源供应瓶颈限制,供暖用煤很难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今年水电出力不佳,枯水期水电出力可能会继续下降,火电及发电用煤需求将相对增加。因此,总体来看,预计动力煤需求将小幅增加。”
  面临产能过剩
  事实上,煤炭行业的回暖也在资本市场中有所体现。露天煤业10月10日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由原来的2.51亿元-5.03亿元上调至4.19亿元-6.70亿元,原因是“公司加大产品销售力度,销量同比增加所致”。
  更早之前,据媒体报道,国内大型煤企神华集团取消了“月度最低结算价格”,以后每周都会按照自己定的价格走,此举被认为“神华销售状况的确在好转”。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的回暖并不意味着煤炭行业的彻底反转。
  有观点称,近期国内煤价整体企稳回升,实际上是受国际煤价上涨带动。“在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宽松,煤价不具备大幅回升基础的情况下,未来国内煤价走势一定程度上仍将取决于国际煤价,而国际煤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短期内是否退出QE。”观点称,如果美联储明确短期内不会退出QE,国际煤价继续上升的空间将被大大限制,此轮国内煤价回升幅度或将非常有限。
  从趋势上看,更大的难题是,煤炭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等诸多压力。事实上,在雾霾天气等因素下,中国早已明确要转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与此同时,由于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随着《意见》的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被清理,将进一步减少煤炭需求。这对于煤炭市场的长期回暖显然是一个利空因素。有人估算,煤炭行业的耗煤量将年减超亿吨。
  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困难的窘境。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23日,共有49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减的有30家,占比超过60%。其中,1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上限达60%以上。分析人士表示,在需求和流动性双重挤压下,有色金属行业复苏短期难以展开,未来一段时间有色金属企业仍面临业绩压力。
  行业业绩普遍下滑
  云南铜业2013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今年1-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至15.5亿元,折合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1.06元至1.09元。虽然2012年前三季度云南铜业同样处在亏损状态,但亏损金额仅为四千余万元,2013年同期这一亏损幅度便增长超过30倍。
  从业绩预告中还能看到公司业绩有进一步恶化趋势。上半年公司亏损8.17亿元,前三季度便亏损超过1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超过6.83亿元,亏损额进一步加大。
  对于净利润出现巨亏,云南铜业称,2013年1-9月份,有色金属市场行情下滑,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电解铜价格下跌了7%,黄金价格下跌了15%,白银价格下跌了28%。受此影响,公司1-9月份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
  从有色金属企业披露的三季报预告来看,业绩持续下滑甚至亏损企业并不在少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9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预告,其中30家公司三季报业绩出现同比下滑,占比超过60%。江西铜业、金钼股份均表示前三季度净利润将出现较大下降幅度。
  分行业来看,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行业中,铝、铜、小金属、铅锌和黄金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减占各自领域发布预告公司总数的50%、57%、64%、60%和50%。金属非金属新材料行业中,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和非金属新材料上市公司预减比例分别占各领域发布预告公司总数的60%、86%和50%。
  金属价格水平走低
  云南铜业巨亏背后,折射出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受到金属价格同比回落、需求增速下降的影响,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的盈利水平持续走低。而美元走强、全球经济弱复苏的基本格局仍将压制未来的金属价格走势。在需求和流动性双重挤压下,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探底。
  前三季度国内铜、铝、铅、锌、镍、锡等金属价格分别出现6.1%、7.8%、7.5%、0.2%、14.5%、7.3%的同比下跌。黄金价格同比、环比分别下跌22%、7%。稀土氧化谱钕、锑锭、钼精矿均价降幅分别达21.8%、14.4%、8.3%,钨精矿、金属锗和碳酸锂价格则同比上扬2.7%、14.1%和0.5%。
  行业分析师认为,7、8月伴随宏观经济整体复苏加之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加工费上涨,企业生产热情提高,产量和开工率双双上扬,同时受制于获取资金的困难,对金属的进口需求较旺盛,令铜进口等徘徊于三个月高位。伴随9月QE未能如期缩减,短期市场出现快速反弹。而货币的去化预期始终存在,市场综合判断美联储在年底缩减QE概率仍较大,从而压制了金属商品的价格。接下来的几个月,金属市场仍然孕育风险,主要工业金属公司业绩难有改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