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高端制造业带来了发展的大方向,为有色金属企业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为研制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带来了契机,只要我们努力抢占高端制造业的制高点,举全国之力,中国就一定能推动航空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莱特兄弟做梦也不会想到,百年之后,人类已经翱翔太空,登上月球,建立空间站。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记者在钛工业系统已经工作三十多年,潜移默化中知道钛金属凭借优异的性能助力宇航展翅蓝天;知道我国正在推进大飞机项目的研制;知道我国航空工业成绩瞩目但与波音、空客仍有差距;知道一生奋斗不止的材料科学家曹春晓院士为“航空报国”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知道一代代钛业、铝业、镁业等中国有色金属人正在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研制高端材料。 太多的“知道”,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 同时也有太多的“不知道”,感知中国航空事业仍须勇攀高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朝着世界顶尖航空先进技术迈进。
“知道”是努力的结果,“不知道”是奋斗的必然。
参与中国大飞机项目论证专家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说,大飞机项目从设计到制造,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经验不足,在技术上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 管理上,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将设计、总装、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环节都抓在自己手上,制造上靠整个中国航空工业等共同努力。 他说:“航空材料的研发不仅需要航空系统,更需要靠冶金系统等搞材料的单位共同参与,更要靠全国之力。 ”
作为核心部件,大飞机的发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来看,我国掌握大飞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和生产能力仍需要一定时间。 按照规划,大型客机首先要购买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实现首飞,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在适当时机换上中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 从材料的角度分析,发动机面临的困难更大。 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其中最关键的材料是镍基高温合金。 因为发动机温度高的时候有1700℃左右,现在镍基合金的熔点只有1350℃左右,还要靠空心内冷的单晶叶片来解决。 在这一点上,国外的技术要比我国成熟得多,早已实现批量生产,而我们的合格率比国外低,近些年来正在迅速提高中。
曹春晓院士在钛合金研究领域成就斐然。 他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BRCT热处理等多项新工艺。 “曹春晓课题组”创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熔炼、锻造和热处理工艺,突破了“室温脆性”等技术难关,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批Ti3Al合金航空发动机零件。
“小我”的曹春晓,在“大我”的中国航空梦中实现了人生的展翅翱翔。
没有材料做不成飞机,没有高端技术制作的材料,航空航天难以达到尖端。 发展大飞机,材料必须先行,发展航空材料将会带动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发展。 高端材料从大到小都需要努力攻克难关才能解决,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扎扎实实推进中国航空工业向前迈进,向尖端领域迈进。
10月中旬的一天,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沈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肖桂云总经理、中钢精材李至隆总经理(博士)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启满总经理洽谈商贸合作事宜。 肖总谈到她所在企业成功研制了TC21钛丝时非常自豪,她说,曹春晓院士对此曾从工艺技术难度的角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贵州省里有的专家学者惊叹:没想到一个小企业研制出了技术含金量高的航空产品。 谈到钛丝的话题,谈到曹院士,真有“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感受。 报社安排写一篇关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评论,记者联想到以往聆听到的曹院士关于钛在航空领域应用的一些知识,查阅了大量的航空工业用钛、铝、镁等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知识,尽管振奋于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的发展,但始终没有找到落笔评论的由头。 在与沈兴实业肖总聊到钛的话题时,终于明白了“航空材料更要靠全国”的重要意义。 在肖总这里记者找到了曹院士那“更要靠全国”的答案。
沈兴实业位于偏僻的贵州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但这家企业却成功研发出TC21钛丝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沈兴实业主管技术的陈文副总介绍,TC21钛丝今后有可能用于一些航空焊接件或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