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持续低迷,其中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国内需求不振,以及预期的铜供应过剩。为了更清晰的了解过剩情况,我们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做些分析。
ICSG:铜供应缺口大幅缩窄
我们从ICSG在10月22日公布的最新一期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球7月份供应短缺15.1万吨,而1-7月累计铜供应短缺9.3万吨,去年同期累计短缺55.2万吨,同比大幅度减少83%。从数据来看,铜供应依然是过剩的,但是缺口的收窄趋势无疑给铜过剩预期提供了极强的依据。
显性库存仍处高位 隐性库存隐患大
从全球三大交易所公布的库存来看,虽然较之前期有所下滑,但总量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而且从各地库存来看,LME库存有像国内转移的趋势。前段时间由于“融资铜”受到较大管制,外加LME仓储政策是导致LME铜库存高企的原因。随着国内“融资铜”的逐步放开,LME库存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令人担忧的不仅仅是显性库存较高,更大的隐患来自于国内保税区以及其它地区的隐性库存。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巨大的融资需求使得国内囤积了不少的铜隐性库存;如果国内政策再次缩紧,显然会对铜供应造成较大隐患。
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变化图
库存消费比走高
库存的高低并非静态的,光看库存的增减显然无法完全的反映出供需面的真正变化。库存消费比作为衡量库存的重要指标,由下图可见近年来铜库存消费比的变化情况。库存消费比在去年8月份降至低点17.24天;自那以后一直攀升,目前接近30天的历史高位,同比增加了63%。库存消费比的逐步走高也在侧面说明了过剩的压力仍在增加。
国内精炼铜产量快速增长
国内有色金属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精炼铜产量为560515吨,1-8月份累计产量4325471吨,去年同期累计3853183吨,增长12.26%。相比去年的匀速增长,今年国内的精炼铜仍呈现扩张之势。国内精炼铜产量的快速增长,无疑将加快铜过剩的步伐。种种的迹象都在表面,铜过剩真的不是“狼来了”。在铜过剩逐渐到来的时刻,铜价难以避免迎来长期下行,行业应该更多的做好长期应对下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