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又叫土耳其石
绿松石工艺名称为"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绿松石的词源来自波斯文"Φupyza",意思是"不可战胜的造福者".其英文名称为"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或"突厥玉"。其实,土耳其本土并不生产绿松石,但古代波斯(今伊朗)产的绿松石要经土耳其境运往欧洲销售,欧洲人便以为它们产自土耳其,"土耳其石’的名称由此而来。
"绿松石"这个名字,最早在中国出现,始于清代早期文献。《清会典·图考》有云:"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1927年,我国地质界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说:"此(指绿松石)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是说绿松石因其天然产出常为结核状、球状,色如松树之绿,所以被称为"绿松石"或"松石绿",也可简称为"松石"。这些名称名副其实,非常形象。
绿松石的自然与文化属性
绿松石是世界古老的宝石之一
大块的绿松石可以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小块的则可以雕刻成项链、戒指、胸花、耳坠、簪子等。优质绿松石最重要的表征是颜色,而颜色也正是绿松石最诱人之处。绿松石的颜色别具特色,以致"绿松石色"变成了蓝色的一种标准浓度。优质绿松石的蓝色,蓝得像雨过天晴的天空,柔和而均匀,没有暗色或浅色斑点。其次是光泽,优质绿松石的光泽应如同玻璃表面的反光,光亮,不暗淡,边部微透明,不含任何杂质。而带有蜘蛛网状暗色花纹和稍粗的铁线纹路的绿松石,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绿松石是世界古老的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发现与使用的历史。早在古埃及、古墨西哥和波斯,绿松石都被视为神秘、辟邪之物,成为人们的护身符和随葬品。
古埃及人用绿松石雕成爱神,用以护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认为佩戴绿松石饰物,可以辟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中国藏族同胞则认为绿松石是神灵的化身,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最神圣的装饰物。
宝石级绿松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并达到玉石级的主要由绿松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状的集合体。它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与人工合成的绿松石和其它玉石不同。绿松石的化学分子式是CuA16(PO4)4(OH)8·5H2O,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等颜色。一般硬度5-6,密度2.6-2.9,折射率约1.62。长波紫外光下,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的疏松,少的致密坚硬,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甚至是蜡状光泽。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被称为"瓷松石"。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历代文物中有不少绿松石制品,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玉石。中国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 4400年)遗址中,出土了两件绿松石制成的28厘米长的鱼形饰物。中国甘肃永靖大河庄距今38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20枚绿松石装饰品。商代漆器、铜器花纹中也嵌有绿松石。2000年前埋藏的越王勾践剑上同样也嵌有绿松石饰物。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大量的绿松石,用以装饰拉萨著名的大昭寺。有专家考证推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与"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且被秦始皇雕琢成传位国玺宝物的和氏璧,很可能即是用绿松石琢磨而成。绿松石在清代成为进献宫廷的贡品,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就保存了近万件绿松石文物。世界上最珍贵的绿松石当属在五千多年前一位名字叫Zer的埃及皇后木乃伊手臂上戴的四只用绿松石制成的金色手镯,它们在1900年被挖掘出土时依然美轮美灸、光彩夺目,堪称世界奇珍。
绿松石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制作用途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其为吉祥幸福的圣物。绿松石质地细腻、柔和,硬度适中,色彩娇艳柔媚,但颜色、硬度、品质差异较大。通常分为四个品种,即瓷松、绿松、泡(面)松及铁线松等。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其中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颜色均一、光泽柔和且无褐色铁线者质一最最好。国际宝石界将绿松石分为四个品级:一级品即波斯级,二级品即美洲级,三级品即埃及级,四级品即阿富汗级。一级品为质量最优的绿松石。
优质的绿松石主要用于制作弧面形戒面、胸饰、耳饰,质量一般的则用于制作各种款式的项链、手链、服饰。块度大者用于雕刻工艺品,多表现善与美的内容,如佛像、仙人、仙鹤、仙女、楼台亭榭、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绿松石也常被填嵌在金、银、铜器上,其颜色相互辉映,美丽且富有民族特色。藏族和蒙古族同胞尤其喜爱镶嵌绿松石的宝刀、佩饰。此外,绿松石碎屑可以作为颜料,藏医还将绿松石用作药物。绿松石玉雕工艺品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出口玉雕品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誉。
绿松石的保养
绿松石的缺点是受热易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此外硬度低的绿松石孔隙发达,具有吸水性,比较容易破碎,油溃、污渍、汗溃以及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容易顺孔隙进人,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所以无论是其加工过程,或是使用过程,均需小心爱惜。
关于绿松石的美丽传说
女娲补天所用五色石有绿松石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女锅用于补天的五色石,其中之一就是绿松石。《淮南子·览冥篇》有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嫌众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鹜鸟攫老弱。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额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这个有关女蜗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故事,是原始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生动写照。但神话传说中的五色神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自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鄂西北地区有一处中外闻名、我国唯一的大型绿松石矿床,当地盛传这里出产的绿松石就是女蜗补天所用的五色神石。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女蜗炼石补天处,即是鄂西北竹山县宝丰镇内的女蜗山。而鄂西北地区,尤其是竹山县一带,留存有许多与女蜗传说相关的遗址、景观与民俗事象。经地质工作者勘察,鄂西北绿松石矿中确实有五色绿松石存在。目前虽无法完全证实此五色绿松石即彼补天五色石,但被赋予美丽传说的绿松石确实不同凡响是毫无疑问的。
女娲为什么用绿松石来补天?
那么女蜗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用绿松石来补天呢?因为绿松石在古代又叫碧琉璃,也叫荆州石,它的颜色以蔚蓝和碧绿为主,古人想象,用这样的一种与蔚蓝的天空颜色一致的石头来补天,天和石可以融为一体。
云盖山上的云盖寺
云盖寺位于鲍峡镇西北几公里的山脊之上。当地人传说:"先有云盖寺,后有武当山。"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真武大帝为修炼得道,四处寻觅风水宝地。他先来到此山,很喜欢这里云雾飘渺直逼九天的气势,但无奈已有寺院建立,只好叹息一声离去,后来才选中不远处的武当山。如果这一传说真实可信的话,那至少说明云盖寺的建立早于明代。寺内尚存的用水大井,足可表明它昔日的鼎盛香火。该寺曾毁于兵燹,当年驻扎在此并垄断绿松石开采的地方权势人物赵斌,解放初期曾沿寺院旧址在近两华里的山脊上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墙体,并留有射击洞口,企图负隅顽抗解放军。如今虽然这里山风萧瑟,但依稀看到当年战争的痕迹。
云盖山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溪流跌宕,云雾缭绕,复杂的地形地质,多变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形成了绿松石矿藏生成的地理条件。相传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在此营造寺院,因寺院地势高并常有云雾笼罩,故取名"云盖寺",此山即名"云盖寺山",简称"云盖山"。根据元朝陶宗仪《辍耕录》记载:"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襄阳绿松石产于今湖北、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区。即湖北郧阳地区和陕西白河一带。陨阳地区的绿松石产地共计三十多处,其中陨县云盖寺绿松石质量最好、体量最大而且矿源最为丰富,是中国最著名的绿松石矿。用云盖寺绿松石雕刻的《李时珍武当采药》,重达18公斤,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正中央,视为国宝。
中国各民族中藏族最喜爱绿松石
中国各民族中,最喜欢绿松石的民族要数藏族。古往今来,绿松石是藏区最流行的神圣装饰物,曾被用做第一个藏王王冠上的饰物和神坛供品。在西藏地区,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绿松石的美丽传说,其中一个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有关,十分凄美动人。松赞干布为了迎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唐女子做贤内助,让人给候选的唐朝宫女们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将一堆中间有曲里拐弯孔洞的绿松石串成一条项链,就娶谁。面对这个题目,候选的唐朝宫女们一筹莫展,只有美丽而且智慧过人的文成公主成功破解了这道难题。只见她取下一根自己纤细的头发,把头发捆在蚂蚁的腰上,然后让人拿来蜂蜜涂抹在绿松石孔洞的另一端,蚂蚁闻着蜂蜜的味道拖着那根头发穿过弯曲的小孔,终于把绿松石串成了项链状的一串。但是,为了文成公主,可爱的蚂蚁却被勒细了腰,从此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藏族群众认为蓝色为凶本,许多特殊的权利归属于这一蓝色或带蓝色的宝石。许多藏人相信,梦见绿松石,意味着灭吉利和旧生涯的开端;戴在身上的绿松石变成败绿色是发生肝病的征兆,因为绿松石具有吸收黄疽病毒的功能。他们认为,戴一只镶绿松石的戒指,可保佑旅途平安,遇难呈祥。
绿松石也是”十二月诞生石“
绿松石还是中外公认的"十二月诞生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和"幸运之石"的美誉。据说戴上它有聚财、旺财、辟邪、保平安之效,可加强财运及勇气,有助于保持开朗和坦荡的个性,更容易释出爱的能量。现代矿物医学研究证明,绿松石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佩带能促进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强壮身体,具有祛病除邪、稳定情绪、增加大脑反应力等神奇功效,长期佩带绿松石有清热、消炎、镇静、降血压之特殊功效。
云盖寺绿松石矿地质学和矿床学如是说
在地质学上,被称为矿物的绿松石很少能够成为单独的工作矿体,因为绿松石矿物结晶分散在各种岩石之中,寻找和开采它是十分困难的。世界范围内,绿松石的主要产地有伊朗、智利、美国和中国。伊朗尼沙普尔地方特产的"波斯绿松石",十分名贵。中国的绿松石,主要来自湖北陨县、竹山,陕西白河及安徽马鞍山。湖北云盖寺绿松石的质地优良,色调纯正,可与"波斯绿松石"媲美,被誉为"东方绿宝石"。
云盖山主峰海拔862米,绿松石出产在这里五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纪含矿地层。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此地开采绿松石的起始时间。有人说开始于唐宋时代,理由是现存有那个时期的矿洞为证。不管传说如何,说此地应是中国最早开采绿松石的地方应该没错。1992年,考古人员在位于云盖寺以北十多公里的安城乡董家湾,发现了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铜矿遗址。
和氏璧也是绿松石?
当地还有一种更加耸人听闻的说法:当年卞和献给楚王的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其实就是一块绿松石,而_且出自云盖寺这个地方。与陨县毗邻的陕西白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艾文仲老先生就支持这种说法。稍有不同的是,经过考证,他认为出产和氏璧的具体位置在从此溯汉江而上几十公里处的月儿潭,那个地方与云盖山属同一山系。不管怎样,云盖寺一带出产的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高档玉石,其中三斜昌晶系,呈天蓝色和碧绿色,石质细腻,形若翡翠,光彩照人,世有"云盖石"、"绿宝石"之美称。几千年来,郧县绿松石一直被世人视为通灵宝玉,具有避邪化灾功效,是大自然赋予的"成功之石"。明清时期,绿松石被列为"上方之席"的宝物,远比"碧霞犀",近似"青金石",煌煌佩带钩,两下耿胸隔,历代统治者视它为山神的"灵液"和禁止开采的礼物。
云盖寺绿松石矿矿体情况
云盖寺绿松石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陨县鲍峡镇以北七公里处,在地质构造的位置上,云盖寺绿松石矿属于武当地块西侧的月儿店一鲍家店向斜南翼,矿区南北被近东西向的大断裂所切割,形成了一个单斜构造。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和中寒武统,地层呈近东西方向展布。矿区东西长60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有3平方公里。
绿松石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主要为一套黑色含碳和磷的泥硅质沉积构造,共分三个含矿层。第一含矿层位于矿区南部逆断层之上,含矿岩性是中厚层夹薄层硅质板岩,局部为含碳硅质板岩。断层顺层延展,层间破碎带、挤压透镜体发育。绿松石即产于挤压透镜体中,多呈脉状或网脉状,断断续续充填于其节理裂隙中,往往同挤压透镜体藕断丝连,成为富矿地带的标志。
第二含矿层位于第一含矿层以上,中间夹有薄层硅质板岩,两者相距48米。含矿岩性为中厚层含泥硅质板岩,出露长度2000米,在中间位置与第一含矿层会合,然后向西分枝,地表出露宽30米,平巷内厚48米,地表很少见到矿化,但层间破碎带以及透镜体发育。大透镜体附近发育成群的小透镜体,构成一个长70多米、宽15米的容矿构造带。仅在这个容矿构造带内,就有绿松石6吨之多,最大的结核状绿松石重约100公斤。
第三含矿层,出露于矿区北部,为中厚层硅质板岩,长度为600米,厚度为10-30米,地表未见矿化迹象。
上面三个含矿层,富矿多数存在于潜水面以上,所以开采对象以第一二层为主。云盖寺绿松石矿体主要呈现透镜状,矿体规模不大,一般为0.24平方米,最大者为2平方米,两个含矿层平均含矿率≥0.8千克/立方米。透镜体内,有时全部是绿松石,有时是绿松石、碳、泥质岩石碎块和次生矿物共生,因此这类透镜体既是容矿构造,也是主要的可采矿体。
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发现和开采
云盖寺绿松石矿作为矿场开采,肇始于清朝末期,已经没有任何异议。根据郧县地方志资料的记载,关于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发现和开采有四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清朝末年郧县西部有一王姓人士.在郧县将军河挖掘绿松石,挖到半夜时分,听到了从云盖寺方向传来的金鸡的啼叫声,于是循声来到云盖寺附近挖矿,果然挖到很多的绿松石。后来,他把挖到的绿松石运到北京销售,换回了数目可观的金银绸缎,一下子就发家致富了。发家之后的王某认为,有宝贝之处必有神灵,于是出钱在山上出产绿松石的地方盖了一座财神庙,人称云盖寺。20世纪初年,家住鲍峡的当地络绅赵斌父子组织几十号人将王某驱逐出云盖寺,抢占矿区后继续从事绿松石的开采,后来他也到北京开办了一家绿松石玉雕厂,加工绿松石销售。赵斌经营绿松石生意也发了财,同样,他发财以后也不敢怠慢财神爷,于是也出资重修云盖寺。第二个版本是:竹山县宝丰区林家渡一个何姓人士来到云盖寺,雇佣一二十人上山开采绿松石。其余两说,都是当地人赵斌唱主角。
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勘察程度较低。1916年,廖树熏曾到此调查过绿松石,著有《襄阳道绿松石报告》,报告提到矿山七处,其中包括郧县的三处—云盖寺、华金坡和金龙山。此后,虽然又有地质队前来踏勘,但都未进行任何正规的地质勘察工作。1981-1982年,湖北省地质局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对郧阳地区的三十多个绿松石矿点实施系统踏勘调查,基本查清了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含矿层位、赋矿规律、控矿构造,以及矿石特征和找矿标志,但没有做深部工作,一直是边探边采,边采边探。从1955年云盖寺绿松石矿建立,该矿年产量就一直稳定在二十吨左右。截至1995年,前后42年共开采出绿松石约七百余吨,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绿松石产地。
云盖寺绿松石矿的实践经验表明,绿松石矿的勘察一般只需要进行矿点检查和普查两个程序:首先对矿点做踏勘检查,根据踏勘结果再行决定是否转入普查。由于矿体分布及其有用矿物含量变化很大,用常规的普查勘探方法达不到对矿床等相应的研究和控制程度,所以一般是借助地表或利用轻型山地工程,查清含矿层和控矿条件,一边开采一边勘探。在云盖寺这类矿体分布和有用矿物含量变化都很大的矿床,一般情况下是边探边采,在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地方则采取边采边探的做法。
云盖寺绿松石矿的新生
云盖寺绿松石矿,是上苍恩赐鄂西北的一个天然宝藏。解放前夕,云盖寺绿松石矿为赵斌父子所有。为了防止上匪强盗侵扰,赵斌父子在云盖寺修建了高宽约2米,周长约1.5公里的石寨用作防御工事。如今石寨仍在,并已成为云盖寺的另一景观。1955年1月,郧县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云盖寺绿松石矿收归国有,组建郧县地方国营绿松石矿。
云盖寺绿松石矿破产
解放后,云盖寺绿松石矿曾是我国最大的绿松石企业,该矿出产?绿松石也是全世界最好的绿松石。当年该矿的产值可以养活全县干部。《郧县地矿》说,自"1954年国家收回国有组建县办国营绿松石矿,从1954-1999年,绿松石总产量为800余吨,累计创汇3亿美元,最高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生产的最高峰是20世纪70-80年代,每天下矿井的有四五百人,产量每天半吨到一吨,郧县财政收人的大部分都来自这个矿。1994年1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天然绿松石在云盖寺矿产出,长82厘米,宽、高各29厘米,重66.7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更大的一块重达74公斤的绿松石,产自2000年7月的云盖寺矿区。2009年3月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云盖寺绿松石矿不久前发掘的"初开石衣"绿松石成为新的世界之最,它重达320公斤,被买主开价120万元定购。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云盖寺山内部开挖作业面二十多层,上下垂直高度150米,采矿和运渣巷道长达一百多华里。云盖寺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空腹山。
可惜,云盖寺绿松石矿这个曾经创造辉煌历史的绿松石企业,于2005年11月1日被法院裁定为破产企业,破产负债款约六百万元。企业所欠的债款主要是银行贷款,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适销不对路。
另外,环境问题也困扰着这个矿区。由于长期缺乏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和采矿施工,该矿矿区南侧小沟形成了一个长200米、宽60-100米、深达80米的大型的松散堆积的尾矿堆,发生山坡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2006年,郧县国土局就云盖寺绿松石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2007年该项目被正式列为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预算支出项目。随着湖北省郧县云盖寺绿松石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矿区内长年堆积形成的体积约130万方的大型松散尾矿堆已从"面目狰狞"变得"眉清目秀",地灾隐患被成功消除。
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2008年10月,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云盖寺绿松石矿址是其中的一个园区。作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湖北省向社会公众普及地质科学和绿松石知识的重要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