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钱荒”透视2013年下半年钢价走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6-27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 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下跌,目前钢价已经回到去年的低点,技术性的小反弹不断出现,但是钢价还是没有完全摆脱下降通道,在这同时,

 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下跌,目前钢价已经回到去年的低点,技术性的小反弹不断出现,但是钢价还是没有完全摆脱下降通道,在这同时,货币环境却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变化,由前期不断出现通胀米苗头急速转变为资金面异常紧张,骤然降温的货币形势也为钢材市场价格的下跌添加了新的动力,究竟是怎样的变化导致短期内货币环境速冻,只有仔细分析这一情况的背景才能对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变化的提前量有把握,进而对下半年的钢价走势了然于胸。下面笔者就根据各方面掌握的材料,对当前的市场形势作些简要的分析。

  六月底浮出水面的“钱荒”现象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外环境影响所导致的,单纯关注国际或者国内的形势变化都会得出片面的理解。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19日表示若经济复苏符合预期,将于今年年底前放缓购债,明年结束购债,并在失业率降至6.5%的“数个季度”后开始加息。这是美联储迄今为止给出的最明确的量化宽松退出时间表,令近期市场最大的担忧得到印证。尽管全球金融市场短期反应普遍消极,但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逐步退出可能引发各类别和地区资产价格走势出现分化。

  按照美联储最新预期,若当前复苏进度能够保持,美国失业率有望在明年中降至7%,从而激活结束购债的按钮。如果经济按照当前进度复苏,则这一目标应能实现。不过在此期间有两大风险仍需警惕:

  首先是在货币政策预期收紧的情况下,利率水平将出现上升,如果利率波动难以控制,则可能对美国温和的经济复苏造成威胁。数据显示,由于量宽退出预期升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5月初的1.66%飙升至当前的2.33%,创出去年3月以来新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长期债券收益率每下降100个基点,将使美国经济增速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反之,若利率水平上升,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财政政策走向也将是美联储考量购债进度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去年底启动的开放式量化宽松,部分目标正在于抵消市场对“财政悬崖”的担忧。眼下美国自动减赤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有所缓和,但完全消化这些影响尚需一段时间。特别是步入下半年,债务上限问题将重回视野,国会两党争执可能重启,类似2011年夏季的“债限风波”仍有可能重演。在上述不确定性清除之前,美联储应该不会贸然停止对经济的“输血”。

  就此而言,美联储短期仍将以“观望”的立场为主,如果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则有可能提前削减月度购债规模,如果经济复苏出现波折,则退出时间将延后。不过美联储不可能无限期地实施量化宽松,一旦刺激政策终结,必然引发资金流向变化,从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中长期来看这可能令各类别和地区资产走势出现分化。

  一方面,刺激政策终结势必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可能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市场,这将令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阶段性资本集中流出的风险。在廉价资本撤出的情况下,亚洲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利率水平上升的不利情形,部分存在泡沫的房地产市场由此承压。股市方面,考虑到目前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温和,部分市场的估值与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较大偏差,流动性减少将迫使这一偏差进行调整,这些市场市盈率缩水应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受益于经济基本面走强以及依旧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股市仍将获得支撑。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和私人消费领域扩张,令美国经济复苏走在发达经济体前列,制造业复兴、页岩气开发掀起的能源革命更为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只要上述趋势不出现太大变化,经济扩张和企业盈利增长会继续对美国股市形成支撑。

  而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喜人,也改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预期,前几年流出的资本必然会急速回流美国,而对国内而言,如无实体经济的发展,短时间内大量流出的资本必然导致通缩的结局,这是目前宏观管理层最担忧的局面。

  近几年在监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增量“两个不低于”,但目前占比仍然只有18%左右。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构。从2011年底起,决策层开始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界定,我们很难统计那些贷款属于实体经济那些贷款属于虚拟经济。业界常用的一个简单观察指标是公司类中长期贷款,认为公司中长期贷款多就是实体贷款多。而数据显示,公司中长期贷款占比近两年持续下降,从2011年3月末的58.9%下降到今年5月份52.6%。据此可以认为,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下降。

  不过,决策层更不满意的可能是今年以来的增量结构。从行业结构看,今年新增贷款房地产领域占大头。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21.4%,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7.4%,均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总体增速(14.9%)。不仅如此,信托信贷、委托贷款、理财融资等传统银行贷款之外的融资多数也投入了房地产领域。从大中小企业贷款看,尽管小企业贷款增速仍高于大型企业,但小企业贷款增速低于去年,大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去年。实际上,由于中小企业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今年以来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其实比去年更严重。从实体经济看,贷款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也并不高。1-5月份,新增公司类中长期贷款逐月下降,新增票据融资贷款逐月增加。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4.5%,但公司类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只有7.5%。

  从负债端看,货币其实就是银行体系的存款,对应的是居民和企业的金融财富,其结构调整涉及社会财富再分配,这并非货币信贷政策的职责。但货币政策也并非毫无作为,这涉及货币的创造机制。同样是按照存款性金融公司概览,可以得到近似等式M2=外汇占款+银行贷款+银行持有的非银行部门债券。其中,外汇占款属于央行基础货币,贷款和债券投资则属于银行派生货币。根据笔者的测算,过去十年,这三项对M2增长的解释力几近完美。 再进一步,外汇占款是央行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所形成,属于双顺差及汇率管制下的被动投放;银行贷款贷给谁不贷给谁,其实就是向谁发货币的问题;银行债券投资,则是直接融资发展推动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体现。至少从2005年汇改以来,多数年份都是热钱净流入,则相当一部分基础货币是不必要的。银行贷款除了上面所说投向结构上的问题,还存在部分贷款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套利的问题:部分公司利用金属贸易在国内外实体之间循环抵押贷款套利,部分银行分支机构与企业合谋通过承兑汇票虚增贷款和存款,部分企业通过获取低息银行贷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套利,等等。

  近期,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人认为“货币信贷存量”概念模糊,激活之说更无从谈起。激活货币信贷存量之说恰恰反映了中国决策高层对当前货币信贷及实体经济运行深层次问题的清醒认识,具有丰富的经济政策涵义,应给予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理解,决策层将通过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来应对原来存在的结构性矛盾,立意精准,和上届政府的“和稀泥”式调控有天壤之别。

  激活货币信贷存量,首先就说明,决策层认为,当前货币信贷总量已经够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更不会降息和增加信贷投放。至于“激活“一词,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提高货币信贷的流通速度,而主要指的是货币信贷结构的调整。货币信贷一词拆开看,货币是银行的负债,信贷是银行的资产,激活货币信贷存量,也就是要调整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结构。

  激活货币信贷存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政策含义:

  首先,必须高度关注并不断加大存量贷款的投向结构调整。近几年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的投向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重点扶持领域鼓励甚至强制投放,如小企业、“三农”、保障房;二是对部分领域严控新增贷款,如房地产开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增量投向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毕竟只是增量调整,进展较慢。要想真正调整贷款投向结构,还必须调整存量贷款结构。其次,完善汇率机制,抑制地方投资冲动,减少货币被动投放。

  二是要高度警惕各地方政府以新型城镇化的名义再度启动大规模投资,不但将带动新一轮货币大投放,而且会阻碍存量贷款结构调整。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合理资金需求,应该更多的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地方融资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另一方面直接融资相对贷款等间接融资的货币派生能力也相对较小。

  最后,以深化改革解除要素瓶颈,释放经济内生活力。在经历了多年的以增加货币总量为主的需求管理路径后,宏观政策应该转向供给管理,通过消除要素瓶颈来提高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形成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作用。

  六月以来,国际上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虽有钢价下行带动的影响,但是笔者以为还是国际铁矿巨头通过集中降价销售,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装点半年报数据,另外,冲击中国国内铁矿石的正常生产,通过挤出效应使得大批中小铁矿石生产企业关停并转。但这种操作只能在短期内进行,而且近期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反而使得国内企业对外购买能力加强,海运指数的持续攀升也从侧面证实国内铁矿石需求并没有根本改变。

  钢厂上半年亏损有特殊原因,主要由于年初采购的高价铁矿石推高生产成本,而钢价又逆市下跌,导致钢厂无法向下游转移生产成本,经过半年的消化,目前基本都是低价原料,而且降低原料采购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下半年钢厂的盈利状况将有改善。从这个角度看,钢厂也无再度大幅降低钢价的动力。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也将给钢市带来新的活力,一方面是经过前期的“去杠杆化”,目前钢价的水分已经接近全部挤出,反弹动力也在积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将激活货币存量,引导货币流向实体经济,这对钢材下游需求的改善也是一个利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