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属化工 » 正文

煤炭驱动下的北京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1-08   浏览次数:55

核心提示:民间资本和大量矿工在精密组织下,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供销系统,这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萌芽。CNMn。  作为人类用火的发源地,北京
民间资本和大量矿工在精密组织下,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供销系统,这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萌芽。CNMn。
  作为人类用火的发源地,北京使用煤这种新型燃料的历史也是相当早的,特别是成为中国首都之后,煤炭几乎成为北京不可或缺的燃料来源。CNMn。北京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天独厚,这在全世界历史上都显得非常独特。CNMn。
  西山煤成就北京首都梦
  从安史之乱始,北京逐渐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中心;特别是成吉思汗之后,北京一直是中国的统治中心。CNMn。13世纪后半叶,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汗八里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北京都以开放繁荣著称,其科技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CNMn。当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北京担任官职,在他的游记中就有关于用煤炼铁的记载:(中国)“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且较薪为优”。CNMn。最迟到13世纪末,也就是元初,北京的宫廷和民间生活中就已经大量使用煤炭。CNMn。大都之内专门设立了煤市和煤场。CNMn。
  北京有句老话,叫做“烧不尽的西山煤”。CNMn。明清以后,北京的西山地区已发展为中国最著名的煤炭矿区,像浑河、大峪、门头沟和居庸关等处煤窑星罗棋布。CNMn。作为都城的北京当时人口百万,除去粮食,需要量最大的生活资料就是燃料,西山的煤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CNMn。明万历时的大学士吕珅说:“今京师贫民,不减百万。CNMn。九门一闭,则煤米不通。CNMn。一日无煤米,则烟火即绝。CNMn。”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指出,自辽金以来,北京之所以能成为帝国首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山的煤炭。CNMn。
  古语说“柴尽煤出”,在人类早期历史中,煤炭完全是作为薪柴的替代品出现的。CNMn。明清时期的北京恰好处于煤炭与薪柴的转换阶段,即薪柴的比例逐步降低,而煤炭的比例逐步提高。CNMn。相比煤炭,薪柴的资源要广泛得多,特别是北京建城初期,北京周边几乎遍布林地,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去采煤。CNMn。明朝初年,“西山内接太行,……磅礴数千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其中物产甚饶。CNMn。”相对百万人口的燃料消耗,自然资源再生的速度要慢得多。CNMn。明中期之后,薪柴资源就日益窘迫,紫荆、居庸、雁门一带关口,“绵亘数千里,旧有树木根株蔓延,长成森麓,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渡越,斧斤日寻,树木殆尽年”;至明末,北京周边已是“山场林木砍伐殆绝”,“数百里内皆濯濯然”。CNMn。
  在燃料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薪柴的缺口必然只能以煤炭来弥补,北京周边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继续支撑了北京的繁荣。CNMn。北京的煤业经济也就这样逐渐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史最令人惊叹的一页。CNMn。相比之下,中世纪的欧洲当时还完全处于传统薪柴燃料时代,而北京则已经向矿物燃料转型,这无疑是一场燃料革命。CNMn。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