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表明,黄金不但是抵御货币贬值的天然对冲物,而且还是各国外汇储备的基础。黄金的这些特性如此显著,以至于在分析师、投资者和央行管理者等人士的眼中,黄金不单单是一种商品,更像是一种货币。
“由于黄金市场的波动性与外币市场的波动性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且银行在管理黄金资产时也与其管理外币资产的手段类似,因此黄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外汇头寸,而不是一种商品。”国际清算银行在其2013年年报中表示。
在谈到黄金与货币之间的关系时,世界黄金协会表示,黄金在市场上的表现受三种与货币相关的因素影响,即美元的价值、全球的货币供应量以及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地位。
由于黄金一般都用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价值对金价的影响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由于黄金价格不与单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直接关联,因此黄金通常也被视为对冲美元风险的天然工具,黄金的这一特点也强化了其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当全球货币供应量超过全球经济增长所需的供应量时,就会有更多的热钱追逐少量的商品、服务和资产,导致通胀压力上升,并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此时投资者将更愿意持有像黄金这样的硬资产。
由于美元是全球贸易中使用的主要货币,因此各国均需要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偿付它们的美元债务,美元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各国外汇储备组合中的重中之重。尽管如此,各国政府仍应持有诸如黄金这样零债务风险、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来多元化其外汇储备,以避免外汇储备组合过于集中的风险。
虽然长期来看,这三种因素对黄金在市场上的表现均有重要影响,但是短期来看,美元价值的波动无疑是影响金价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全球货币体系采用浮动汇率以来,现货黄金价格与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之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平均值约为-0.4。可以说,黄金在对冲美元贬值方面的表现是一以贯之的,在保护投资者购买力方面的表现也是值得信赖的。
过去40年,美国投资者的购买力持续下滑,其中购买力下滑的三成要归结于美元的持续贬值。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从基本面上分析,美元的前景并不被看好。美国经济的相对增速、经常账户赤字和长、短期利率均预示着美元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除美元外,印度卢比、南非兰特、英镑、瑞士法郎、新加坡元与黄金之间也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在黄金供应和需求方面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也与黄金之间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另外,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也有望随之增长,这也势必会影响到黄金市场。
世界黄金协会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持金量将超过发达国家的持金量。最近的趋势也表明,西金确实正在东移,上海、香港、新加坡、孟买和伊斯坦布尔等地的黄金交易所正在分流纽约、伦敦交易所的流动性。
以上海黄金交易所为例,自2002年成立以来,其交易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4%;在过去5年,其交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更是高达38%。若这一势头继续延续的话,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久也将对金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黄金在防范法定货币内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届时将更加凸显。”世界黄金协会在报告中这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