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钢贸商欧先生分析认为,钢厂目前普遍采用的螺纹钢排产方式以恪守企业生产成本为理念,从表面上看符合经济规律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但实际上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些企业仍是以产定销,企业生产什么,钢贸商就买什么,终端用户就使用什么,钢贸流通和终端需求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二是部分钢企仍然缺乏对市场和需求深入细致的了解,尤其是缺乏对钢贸业和终端用户动态需求的及时、准确把握,“小批量、多规格、多批量、交货及时”没有付诸实际,还停留在口头上。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这些钢厂营销领域的转型升级没有落到实处。
欧先生建议说,钢企在轧辊孔型设计和加工方面能否创新,让一组轧辊同时具备多种孔型,不用更换轧辊,只调整导卫等装置就可更换螺纹钢规格,进而节省换辊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如果采用切分轧制,一次切分生产不同规格的螺纹钢,那将是钢铁行业历史性的重大科技进步。
凌源市钢贸商刘先生认为,现在宏观经济正在逐步迈入“升级版”的轨道,各行各业都在遵循客观变化转型升级,螺纹钢规格不全问题“涛声依旧”,表明钢厂自身生产经营转型升级的内部阻力较大。这种阻力源自两个方面:一是钢厂管理机制与产品和营销的转型升级不配套。目前钢厂普遍把转型升级的重心放在产品和营销领域。这只是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因为钢企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即在产品和营销转型升级的同时,企业管理机制必须配套跟进,不可有先有后,更不能等问题和矛盾发生了再回过头来调整管理机制。二是企业文化体系转型升级滞后。近些年,钢企在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重压下,企业文化建设也随之步入低谷,或成某种“摆设”,或被“冷藏”起来。要知道,企业文化虽然不能替代管理制度去硬性约束员工的行为,但是企业文化缓解、调节企业员工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矛盾的“软功能”是管理机制所不能替代的,其凝人心、聚人气的作用可以抚平管理约束造成的“硬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钢企营销领域,营销文化转型升级必须与营销机制转型升级同步推进,用“升级版”的企业文化理念、精神、作风引领、推进营销业务的转型升级。
两位钢贸商认为,螺纹钢规格不配套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一些钢厂生产经营理念与市场需求存在误区和差距。如何以“需求首要”平衡生产成本?如何深入市场和终端用户,掌握流通和需求领域的动态变化?如何采用“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办法,平衡和解决小批量、多规格等需求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值得钢企进一步研究。钢贸流通业和终端用户期望钢企能尽快交出一份“答卷”,使“老大难”问题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