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炉料 » 正文

环境污染“高排放高恶化” 治理10年或需10万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7-01   浏览次数:66

核心提示: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近日表示,40年来,中国未能摆脱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所揭示的环境与发展演变规律,未能避免发达国家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近日表示,40年来,中国未能摆脱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所揭示的环境与发展演变规律,未能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骆建华表示,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已进入“高排放、中投入、高恶化”的阶段,未来10年之内治理资金大致需要10万亿元。

  三次冲击波

  在出席为期三天的“2013青岛国际脱盐大会”时,骆建华专门作了《未来10年中国环境战略发展路径》主题报告。他认为,目前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正处在“高排放、中投入、高恶化”的阶段。

  “中国生态环境经受了三次比较严重的冲击波。”骆建华说,第一次是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二次是199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第三次是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重化工业急剧扩张。

  骆建华说,这三次冲击波一次比一次迅猛,一次比一次强烈,并相互叠加,终于使环境污染走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研究,从环境污染演变趋势看,我国近40年环境状况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低排放、低投入、低恶化阶段(1972-1985);高排放、低投入、高恶化阶段(1986-1999);高排放、中投入、高恶化阶段(2000-2012).

  记者了解到,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划分这三个阶段主要依据三个变量:

  污染物排放量。主要以SO2和COD为指标,以全国环境容量为标杆,如实际排放量>环境容量则为高排放,反之则为低排放。根据环保部的测算,全国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为1200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的环境容量800万吨。

  污染治理投入。主要以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为标杆,如环保投资<1%则为低投入,1%-2%则为中投入,2%-3%则为高投入。

  环境质量状况。主要以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为依据。空气质量以PM10为指标,以环保部最新发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为依据,即50%以上的城市人口生活在PM10低于二级标准空气环境中(PM10年均浓度>70μg/m3)则为高恶化,反之则为低恶化。水环境质量以七大水系水环境质量为依据,即Ⅰ~Ⅲ水质断面比例≤60%则为高恶化,反之则为低恶化。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研究发现,从2002年下半年起,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扩张阶段,各地纷纷上马钢铁、水泥、化工、火电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致使能源资源供给全面趋紧,污染物排放急剧攀升。其结果,“十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目标没能完成。

  环保部门的测算结果显示,这一阶段,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年为1995万吨,2006年跃升至2588万吨,经过“十一五”节能减排,2011年又降至22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实际增长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0年为1445万吨,2011年为2499万吨。

  而在环保投入方面,2000-2010年,中国环保投资(宽口径统计)占GDP比重仅达到1%-1.6%,环保投入(包括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占GDP比重达到1.3%-1.9%,环保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达到2%-3%。

  “总体上看,我国刚刚达到控制污染所需投入的低限。所以,我们将这一时期定义为中投入时期。”骆建华认为,如果按目前的污染状况,对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进行控制,污染控制的投入(包括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占GDP比重起码应达到2%-3%,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应达到5%-7%,而“这是中国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性措施。”

  环保投入10年需10万亿

  对于环保投入的具体金额问题,骆建华说,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他预计,未来10年,我国实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投资会达到1.7万亿元,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将达到2万亿元。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改委、财政部和水利部制定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入预计将从“十一五”期间的3000亿元增至5000亿元。

  财政部经建司投资处处长夏喜全曾表示,目前,中央政府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直接投入比“十一五”初期提高了10倍左右。

  “今后10年,若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应提高到2%-3%,10年之内大致需要投入10万亿元。”骆建华说。

  那么,这10万亿元环保投入从哪里来?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今年提交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未来10年中国环境战略发展路径》报告认为,首先应当加大政府环保投入。

  环境商会的调查发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环保支出虽然在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65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43亿元,但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已由27.4%下降到21.7%,这表明社会资本越来越成为环保投资的主体。

  “财政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骆建华认为,未来10年,随着政府公共环境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政府投资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测、农村环境整治、流域生态修复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环境商会建议,未来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投资每年应达到2000亿元,10年累计投资2万亿元用于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其主要来源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以及排污费等。

  骆建华还建议各级政府每年从新增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

  此外,环境商会还建议加大排污类企业和环保型企业的投资力度,银行绿色信贷力度,以及建立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今年以来,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均表示尽快开征环境税。对此,骆建华表示,实行税制改革加快出台环境税实行税制改革,建立绿色税制,是调节污染行为和筹集环境治理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

  环境商会的研究发现,如果按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的税率为2元/千克、废水(污水)的税率为1元/吨、CO2的税率为10元/吨,一年排污税收入大约600亿元,碳税收入大约为400亿元。也就是说,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开征环境税每年可达1000亿元。

  除了征税外,环境商会也呼吁扶持环保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落实银行信贷利率优惠、展期还贷、收费权和排污权质押等项优惠政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