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比赛,激发了职工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热情,更让职工们乐于思考和交流。比赛过程中,有些小组相互提醒、密切配合。这种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风气,成为本次比赛最大的亮点。
一名参加磨矿工实际操作考试的选手将刚从球磨机中取出的样品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待矿浆开始沉淀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天平的一端,边测量边在一张白纸上记录下一连串数据。
考试现场气温达到39摄氏度,窗外的阳光正透过树桠,斑驳地投射在选手的额头上。在整个过程中,选手动作熟练,聚精会神。这是6月19日下午,发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磨矿工组比赛现场的一幕。
三门峡市连续数天酷热难耐,但高温天气丝毫没有影响选手们参加比赛的热情,比赛现场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理论考试中,153名选手仔细阅题、认真答卷、秩序井然。考场上,气氛严肃而安静,纪律严明,充分体现了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工人的良好职业素养。
期间,国务院国资委群工局副局长郭保民、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山峰等领导来到考场,为参赛选手们加油、打气。
在安全检查工理论考试结束后,河南文峪金矿的3位安全检查员围在一起就“放炮后,是先停风还是先停水?”的试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道试题的正确回答应该是先停风,理由是在停风后,还需要用水清理孔中粉尘及泥浆等。
类似的试题,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理论考试相对轻松,提前交卷的选手居多。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的樊华就是其中一位。今年23岁的樊华是一名专职安全员,也是一个“90后”。他对记者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感觉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回去后我会更好地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
员洪波是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副主任工程师,平时负责采矿设计、采矿报表制作等工作,为了这次考试,他整整花了20多天时间来准备。员洪波说:“对我来说,这次试题并不难,但很贴近实际,都是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例如风机之间的距离、风量计算等。”
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理论考试的轻松,扎西次且就是个例外。脸蛋红扑扑、精瘦的扎西次且来自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参赛选手中唯一的藏族人。对扎西次且而言,汉字这一关就是个不小的障碍,“很多字不认识,题目理解起来比较难。希望在实际操作考试中找补回来。”扎西次且说。
相比理论考试的轻松自如,实际操作考试给所有考生尤其是磨矿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除了酷热的天气、陌生的环境外,考生需要在2个小时内完成返砂比测定与计算,磨矿矿浆浓、细度经验判定及快速测定,球磨机充填率测定3个项目的考核,难度非常大。
作为此次参加比赛的3名女员工之一,来自河北峪耳崖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刘玉艳对刚刚经历的磨矿工实际操作考试记忆犹新,“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球磨机充填率测定环节。”刘玉艳说,“从壁孔中爬进球磨机取样,耽误了较长时间,造成后面的环节时间太紧。”
获得团队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双料”奖项的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此次派出了6名磨矿工、6名安全检查工参赛,是参赛队伍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支。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公司对这次比赛的重视,对人才培养和技术练兵的重视。”据该公司领队赵金勇介绍,内蒙古矿业在历次技术比武大赛中屡创佳绩,源于公司一贯推行的人才战略和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总体上说,此次比赛,参赛选手们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天气、环境、设备等带来的各类困难,沉着应战,认真操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考试内容,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职业水平。
比赛过程中,有些小组还相互提醒、密切配合,赛后认真交流技术问题。这种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良好风尚,成为本次比赛的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