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安徽地矿局党委从谋划长远发展的大局和打造“安徽地矿”品牌的高度出发,开展了“安徽地矿精神”大讨论活动。 经过全局上下的广泛参与,提炼出“先行、创新、和谐、奉献”的安徽地矿精神,它将行业特征、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有机融合,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 安徽地矿精神的发布实施,为全体安徽地矿人擎起了前进的船帆。
安徽地矿精神是全体安徽地矿人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提炼和培育形成的。 今天我们提出安徽地矿精神,更重要的是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 安徽地矿精神理念从提出到被职工理解、接受以及转化为自觉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个不断培育、引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把握好几个关键点:
首先,培育和弘扬安徽地矿精神,必须彰显“先行”的行业使命。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是对地勘行业权威而又准确的定位。 当前,地勘工作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地质找矿、地质服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新时期,我们要围绕国土资源部提出的“358目标”,加强地质找矿工作,为经济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培育和弘扬安徽地矿精神,就是要强化全行业对地质找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广大职工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地质找矿、地质服务等地矿行业的中心工作中去。 坚持保障资源供给,开展地质服务不动摇,坚持发挥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不动摇,抓住机遇、攻坚克难,为国家多找矿、找大矿,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地勘人的光荣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规划、设计,将资金、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向地质找矿方面集中,积极培育我们在地质找矿、地质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应该说,在省地矿局这个层面,我们已做了大量工作,如对找矿成果予以重奖、开展地质技能比赛、举办地质沙龙、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等,对提升全局地质找矿方面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在地勘单位的层面上,这方面的工作还需继续加强。 地勘单位如何解决长达十年的人才断层?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技术规范、成果质量的关系?这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要培育在地质找矿、地质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还要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过硬的地质成果来煅造安徽地矿的技术品牌。
其次,培育和弘扬安徽地矿精神,必须突出“创新”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可以说,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地勘单位作为国家地质找矿、地质服务主力军的地位正受到愈来愈严峻的挑战。 地质勘查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地勘单位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单元”,而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不仅要组织生产,而且要参与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创新。
具体到安徽省地矿局,不论是观念更新,还是制度、技术创新都大有文章可做,并已有成功的先例。 例如“泥河模式”,就是安徽地矿局的创新之举。 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可以确定其主要的原则与目标。 创新,至少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制度创新,一是技术创新。 其中,制度创新带有根本性。 在新时期,我们要认真应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大势,围绕全局中心任务,积极探索相关改革,为实现全局跨越发展提供合理高效的制度保障。 这种制度安排应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益并重,而不能一味强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