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炉料 » 正文

2014年中国煤炭价格走势和战略定位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1-29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2008年,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只有区区4004万吨,而到2012年已达29000万吨,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继续稳

2008年,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只有区区4004万吨,而到2012年已达29000万吨,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3年1-10月,我国煤炭进口2.6亿吨,同比增长17.3%,煤炭进口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树欲静而风不止”,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中国以国内生产煤炭为主的煤炭市场,虽有其在中国能源供应结构中,呼风唤雨占据半壁江山的独特性,但在今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伴随着十八大《决定》的深入落实,煤炭在中国能源战略及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彰显,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周期,中国煤炭市场,将更多的展示出与全球经济、能源结构与价格、供需走势同步融合的稳定共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08年煤价一路飚升之际,笔者曾撰文指出,透过各种繁杂数据及局部地区表象,及中国煤炭市场“两旺两淡”的季节供需规律,抓住煤炭在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定位,剖析煤炭与股市、楼市、货币政策及中国经济,全球经济的关联逻辑,透过现象,看清煤炭市场的基本规律。并指出中国煤炭价格,将跟随全球经济而动,据此进入振荡下行阶段。

  展望中国煤炭市场的未来与兴衰,其根基在于中国经济、国家安全及能源战略结构的改革与调整,及煤炭在其中的战略定位。

  “天有不测风云”。应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立足国内,自力更生,针对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点,及煤炭资源全球及中国储备能使用200年,远超石油储备使用年限的战略优势,贯彻十八大《决定》精神,扬长避短,高屋建瓴,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贯彻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有备无患的战略保障,在当前我领海、领空、领土受到外国觊觎的复杂环境中,国外进口能源受到干扰的情况下,领悟、贯彻习总书记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制定依托国内资源为主,国外进口资源为辅的能源战略构思。

  发展煤化工产业,将煤制油、煤气化及与煤炭伴生的页岩气(四川、鄂尔多斯等地)的共同开采、利用,等与煤炭有关联的新能源,上升到国家安危、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度考量,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成立研发部门,筹措、投入研发资金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攻克其开发、生产、运输、应用技术上及水资源上的瓶颈。中国页岩气储量达36万亿立方米,世界第一,煤炭储量也居世界前列,是中国经济发展克服外界干挠,百年不衰的强大保障,其在中国国家安全及全球能源战略布局中举足轻重,双足鼎立的位置,将日益彰显,以煤炭及关联伴生页岩气,为能源战略突破口,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的能源短缺,依赖进口的瓶颈,在山西、新疆、内蒙等煤炭资源丰厚地区,建立大型煤化工与煤电基地,以煤制油、煤气化,煤电结合坑口发电,煤炭液化、气化,电力输出等方式解决运输、污染等瓶颈,提升煤炭在中国国家安全及能源战略中自力更生的主导地位,增强中国国家安全的独立自主,抗衡国际风险及战争能力,落实十八节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打造中国能源战略核心-煤炭的升级版。(详见我“200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展望”等文)

  展望2014年中国煤市,随着供暖煤炭需求旺季的来临,及国际市场煤炭价格的反弹,加之国内旱情加重,水利发电锐减,电力需求回暖,国内煤炭价格开始回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数据显示,截至22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降至490万吨,跌破500万吨大关,刷新5月初大秦线春节检修结束时,创造的近两年库存低值。

  11月21日,秦皇岛港煤炭装船量达到83.4万吨,也创造了今年以来单日最高煤炭发运量。锚地船舶数达到153艘,环渤海地区煤炭运输形势持续走高。

  与今年5月份大秦线检修期间秦皇岛港库存跌破500万吨时不同,此次跌破500万吨,是在大秦线秋季检修结束近一个月之后,同时锚地船舶数量大幅增加近百艘,表明库存大降的原因在于需求持续增加,煤炭价格也开始触底回升。

  但真正决定2014年煤炭价格走势的关键,还是要看全球及中国经济的走势。货币宽、利率低、股市、楼市兴,中国及全球经济步入上升通道,则煤价涨;货币紧、利率高、股市、楼市衰,中国经济滑入下降通道,煤价跌,中国煤炭价格走势与货币政策及全球经济须臾不可或分。未雨绸缪,以此为背景判断2014年,及今后煤炭价格走势。

  笔者以为,货币政策及利率是中国经济及煤炭市场是否企稳回升的试金石。

  徜若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能如笔者所建议,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由市场决定利率,采用市场化无形之手,价格型货币政策双降工具(降息降准),真正实施稳健而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实体经济减负成功,民间消费得以激活,中国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GDP稳定在7.7-8.2之间,中国煤炭市场及价格将进入稳步上升通道。反之亦然,在高利率、高存准货币政策的压制下,行息差高涨,实体经济融资、经营成本沉重,不堪重负,经济持续下滑,GDP在7.7以下,甚至下降至7.3-7或跌破7,中国煤炭市场将延续2013年震荡盘整的局面,不排除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经济连续下滑,牵扯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2014年经济,将有三个不确定性要素困扰全球,其结果,将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而定。

  一、美国QE何时退出。徜若2014年过早退出,美国经济复苏将半途夭折,重蹈衰退,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将被拖入萧条。解铃还需系铃人,美金融危机点燃,缘房地产暴跌触发两房次级债危机,殊途同归,2014年,美国经济步入复苏通道的标志,是其房价是否企稳,并进入上升通道,失业率能否降至7%以下。

  二、欧洲在欧洲央行的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托底支撑下,暂时苟且安生,但经济的消沉,房价的低靡,资产的贬值,债务成本的上升,失业的高企,民心的殆尽,各国围绕欧盟共同利益与本国利益矛盾的针锋相对、尔虞我诈,置欧洲经济于险地。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7月12日宣布,将法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主要理由是法国政府债务负担加重而经济前景疲软。至此,法国已经失去了全部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AAA评级。在惠誉之前,其他两大评级巨头标普和穆迪已分别在2012年1月和11月剥夺了法国最高评级,并警告未来可能进一步下调。

  自从法国总统奥朗德上任以来,其政府已经通过提高税收和削减支出等方式试图降级公共债务。但紧缩政策治标不治本。由于欧元区经济衰退加深,法国的减债努力并未取得成效,2014年债务比例将达96%,失业率则在今年5月创下了10.9%的15年新高。

  欧洲经济的双引擎之一,法国被三大评级机构降级,凸显经济的乏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徜若欧洲央行不出台QE,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法国等不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化解失业,消灭“鬼城”,提振民心,带领欧洲经济走出泥潭,阴霾密布、民心叵测的欧洲,随时均有可能爆发新的危机。

  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利率高低,决定其经济的走向。在美QE行将退出,全球还债高峰来临,资金回流美国,流动性萎缩的预期下,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利率,高存准,紧缩货币政策制造的钱荒,引资本市场风雨飘摇,蛊惑人心,牵出萧条阴霾,将成为制造股市、债市、楼市崩盘,银行坏账飚升,债务链断裂,压垮实体经济,摧毁人民信心,点燃危机的导火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