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2月11日),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PRCEE)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发布最新调查报告称,我国每年有约200万吨废铅蓄电池通过个体商贩流入非法回收和处理环节,被随意拆解后,含铅废酸出现随意倾倒现象。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由于个体商贩抬高废电池采购价格,争夺废电池货源,有资质回收企业和再生铅企业处于“无饭可吃”的境地,国内亟待建立一个规范的废铅蓄电池[ 有色商机:铅酸蓄电池 ]回收和再生网络。
八成流入非法回收渠道
废铅蓄电池是49类危险废品之一,我国每年产生量超过260万吨。
上述调查报告指出,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比例不到30%。主要是由于国内废电池回收行业无序,没有由蓄电池生产商或再生铅生产厂家建成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回收网络,回收从业者以个体商贩为主。
“约200多万吨废蓄电池在非法收集、转运,长期处在脱离监管,自由发展状态。”曹国庆说,“其中60%流入无证冶炼厂,只有30%进入持证再生铅企业,剩下10%流入原生铅冶炼企业。”
曹国庆称,部分再生铅企业不收含酸的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环节存在严重的电池“倒酸”,废酸流向不明,考虑多年积累排放量,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风险。
据上述协会统计,过去5年,含铅废酸倾倒量逐年增长,已从2008年的9.95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26.14万吨。
曹国庆透露,目前只有不超过5家企业办理废电池回收资质证,还处于试运营阶段,而这些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也面临收不到货的情况。
阳煤集团山西吉天利公司已启动区域性废电池回收示范。该公司副总经理万雪捷说,回收价格没优势。商贩每吨7000元回收还有利润,公司超过4000元就赔钱,因环保设备投资近2亿元。正规企业回收要交17%增值税,小商贩现金交易,不开发票无税。
天能集团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废铅蓄电池无害化回收处理的能源企业,依靠自身2万多个销售网点,采取“以旧换新”方式,每年可回收约10万吨。
天能长兴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园废电池年处理能力为15万吨,自身10万吨回收量,面临“吃不饱”,在天能河南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后,局面将近一步加剧。
建议组建电池回收联盟
据了解,天能、双登、骆驼、风帆等铅蓄电池生产商普遍采取了与再生铅企业联产的模式,处理各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废电池。
业界有一个方案,即每家出资2000万元,由10家企业联合投资2亿元,指定物流公司加盟,建立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合资公司,争取3年上市。
“这个是很好的一个计划,但跟现实差距太大了。”曹国庆说。
电池生产企业支付回收基金方案也有讨论,即提高再生铅企业采购废电池货源能力,由基金补贴扭转亏损。方案提到,“电池生产企业支付基金:10~25元/只电池;通过财政税收办法,将基金入国库;再生铅获得基金补贴标准:46~102元/只电池。”
曹国庆表示,对此再生铅企业支持,但是电池生产企业反对,补贴再生铅企业,利用高价采购争夺废电池货源难以解决现有回收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果出现外资企业在华设立废电池回收企业,货源竞争将更为激烈。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曾向全国人大提交 《加快完善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提议,提出对回收处理企业采用严格准入制度。对于符合要求的铅蓄电池企业,按其处理量补贴,保证回收企业正常运行。
经过业界讨论,曹国庆称,一致建议组建电池回收联盟,由骨干铅蓄电池企业和再生铅企业联合回收,推行以旧换新,淡化废电池价格,强化新购电池价格、以旧换新抵扣后电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