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冶金炉料 » 正文

对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2-12   浏览次数:84

核心提示: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7.17亿吨,同比增长5.8%。全年粗钢表观消费6.72亿吨,同比增长3.7%。按统计,到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7.17亿吨,同比增长5.8%。全年粗钢表观消费6.72亿吨,同比增长3.7%。按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约8.65亿吨,按调研,粗钢产能9.7亿吨。钢铁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争论的焦点在于是过剩度到底有多大。

  一、钢铁产业现状概述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7.17亿吨,同比增长5.8%。全年粗钢表观消费6.72亿吨,同比增长3.7%。按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约8.65亿吨,按调研,粗钢产能9.7亿吨。钢铁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争论的焦点在于是过剩度到底有多大。

  二、目前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面对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应对危机与振兴产业相结合、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内需为主与全球配置相结合。

  而到了2012年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却是:总量持续增加,集中度反而下降。2012年中国粗钢产量比2009年增长26%,前十家钢铁企业的产量由2011年的49.2%下降到2012年的45.9%.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其中包括:炼铁1000万吨、炼钢780万吨。

  三、对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总量控制与淘汰落后。在2010年5月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工信部产业司有关人士表示,“落后产能是个技术判断,产能过剩是个市场判断”。可见总量控制是市场的事,而非政府的事,所以,围绕钢铁产能过剩“狼来了”的呼声不断,而钢铁产能的扩张持续进行,直至今天钢铁产能的扩张仍未停止,只是扩张的步伐有所减慢,这期间对“淘汰落后”的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产能扩张。

  目前,国家对落后产能的技术判断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方面。如规定: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那么下一步会不会将高炉容积提到500立方米,转炉和电炉提到50吨呢?摆脱被淘汰已经成为产能扩张的动能之一。其实,中国钢铁产业的最大的隐忧不是巨大的产能和与之相伴的部分落后产能,而是钢铁产业工艺方法的结构性失衡。

  四、钢铁产业工艺方法结构性失衡的现状

  2011年中国全年产钢:70151万吨,其中长流程产钢:63056万吨,占比:90%,短流程产钢:7095万吨,占比:10%。2012年全球产钢量13亿吨~14亿吨,其中有超过1/3的钢是“短流程”生产出来的。美国2009年电炉钢比甚至达到58%左右。

  我国短流程工艺比重严重低于国际平均值,而且我国短流程炼钢工艺的废钢使用率也只有508kg/吨钢。同时,长流程炼钢的废钢使用量也在明显下降,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资料,2012年全国炼钢消耗废钢8400万吨,比2011年的9100万吨减少700万吨,降幅7.7%,其中钢企自产废钢为3650万吨,同比增长2.5%,社会采购废钢为4420万吨,同比降低13%,进口废钢为497万吨,同比降低26.6%。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2000年长流程炼钢废钢单耗达到峰值的227千克/吨钢持续降低至2012的综合单耗117千克/吨钢。

  五、废钢资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资料,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约为7.17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6%,而废钢消耗量只占全球消耗总量的16%左右,全球平均废钢单耗为338千克/吨钢,而除中国以外的平均废钢单耗达到528千克/吨钢。全球发达国家50%以上的粗钢产量都是由废钢炼成的,而我国废钢比例仅有10%左右。

  返回钢铁冶炼工艺是废钢消化的主渠道,但是,长流程工艺与短流程工艺消化废钢的技术原理与效果却存在一定差异。

  长流程工艺中,废钢是作为转炉吹氧脱碳的冷却剂使用,同时在转炉冶炼工序使用废钢可以在不增加高炉产能的条件下迅速提高炼钢产能,2000年长流程炼钢废钢单耗达到峰值的227千克/吨钢的现象与当时对钢铁产量的巨大需求是相一致的。

  在长流程工艺中,铁水脱碳也可以不采用吹氧技术,而采用添加铁的氧化物(高品质铁精矿、烧结矿等)完成,这方法脱氧不仅不放热,而且还是吸热过程,但该方法将延长转炉炼钢的时间,增加转炉炼钢的钢渣产生量。但是,在产能整体过剩的情况下,人们对降低单耗的需求高于对产量的追求。因此,很多长流程工艺钢铁企业,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开始采用氧化物脱碳与吹氧脱碳相结合的策略,以期降低产品单耗。可见,在长流程工艺产能过剩的条件下,其废钢单耗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我国近10年钢铁积蓄量增长了近3倍,人均已达5吨,随着我国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钢铁需求量增长将放缓,在钢铁积蓄量达到一定高度后,我国废钢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如前述现有长流程工艺吸纳废钢的能力不会增加,通过独立的电炉炼钢短流程将成为必然选择。

  六、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的现状

  由于庞大的长流程工艺对废钢的吸纳,加之我国钢铁积蓄量尚未达到顶峰的现实,已经使我们对废钢产生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变得麻木不仁,对独立电炉炼钢短流程极端地漠视,长短流程严重失衡,这才是中国钢铁产业结构失衡的关键。

  目前,我国所谓的电炉短流程工艺,由于废钢短缺,价格较高的影响,加之我国将钢铁流程不加区别地归入限制行业,无法享受优惠电价,使现有电炉短流程工艺企业,如西宁特钢等企业不得不补建高炉生产铁水,以降低废钢用量,因此我国短流程炼钢工艺的废钢使用率也只有508kg/吨钢。

  虽然我们是钢铁大国,但是钢铁生产“长”“短”工艺两条腿出现明显的一长一短,我国钢铁工业是严重的蹩脚布局。如果废钢爆发式增长的那一天到了,我国现有钢铁技术与结构无法消化、吸收爆发式增长的废钢,可以预见,届时又将出现短流程炼钢技术的引进浪潮。

  七、尽快开展短流程炼钢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的建议

  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短流程炼钢技术已经迫在眉睫,建议从国家层面积极推动短流程炼钢技术储备并开始产业布局。

  (1)建设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我国大型化的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中冶东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建有220吨级电炉一座。因此通过建设国家级大型电炉炼钢短流程工艺产业示范基地就十分必要。示范基地应以200吨以上电炉炼钢为工艺起点,完成全流程工艺的开发与配套。

  200吨以上大型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与配套设备国产化技术尚未完善,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使该类技术趋于完善,当废钢爆发式增长的拐点出现,短流程炼钢建设浪潮到来之时,使我国拥有充足的技术储备。

  大型电炉短流程炼钢目前仍有很多技术难题亟待克服。短流程炼钢大量使用废钢资源,而废钢来源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电炉烟气二恶英的控制与消除,废钢特别是“薄料”夹带泥沙的影响,废钢中锌、铜等金属元素的控制等等。围绕大型电炉的配套设备技术,如与中冶东方江苏重工有限公司220吨级电炉相配套的国产140MVA电炉变压器荣获了中国工业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功勋用户的称号,解决了大型变压器国产化的难题。通过示范基地建设逐步解决大型电炉短流程工艺的产业化问题,为钢铁工业的二次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2)尽早开展产业布局研究

  电炉短流程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废钢,废钢的集中产出地在东部发达地区,同时又是钢铁产成品的主要消费地,以此作为产业布局的原则,宜将电炉短流程炼钢布局东部发达地区。但是,电炉短流程炼钢属于用电大户,而东部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产业的发展。因此,从国家层面上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用电政策方面向电炉短流程炼钢产业倾斜。

  (3)出台更多的激励与奖励政策

  废钢是一种载能资源,电炉短流程炼钢使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度降低钢铁生产能源消耗,和铁矿石炼钢的长流程相比用电炉短流程可节约能源60%,多用一吨废钢,可节约0.4吨焦炭或一吨左右原煤。

  废钢还是一种低碳资源,电炉短流程炼钢可以大量减少“三废”产生,降低碳排放,和长流程相比短流程可少产生86%的废气、76%的废水、97%的废渣(含尾矿)。废钢是一种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使用废钢是缓解对铁矿石依赖的重要途径,每多用一吨废钢铁,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的财税﹝2008﹞157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在2009年和2010年的执行中,分别有70%和50%税收返回优惠政策,到2011年,由于原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而暂时中断,税负的增加牵动废钢铁市场价格的上涨,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了利废企业,影响了钢铁企业多吃废钢的积极性,钢厂不得不转而增加铁矿石的采购和改变冶炼工艺。围绕废钢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恢复并坚持执行。

  电炉短流程使用废钢资源,而废钢资源是一种载能资源和低碳资源,因此,国家应将电炉短流程与传统长流程区别对待,在项目核准、审批,信贷政策,环境保护审批等各个方面列入鼓励发展产业目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