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问题就其本质还是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和污染问题,就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上下大功夫。”在11月30日召开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立大会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表示,积极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能源资源短缺矛盾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将更为迫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开始从最初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向构建循环型的产业体系阶段迈进。在此过程中,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制度和财税、投资等政策能否进一步完善,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能否进一步理顺,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循环经济成结构调整有效路径
“2012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八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1.6亿吨,节能1.7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112.7亿吨、二氧化硫排放374.6亿吨、固体废弃物33.9亿吨。”“‘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超过1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达到1.8万亿元。”上述两组数据,一方面表明资源综合利用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出了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进入更大规模化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的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循环经济在各个层面和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方面,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促进法200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在政策机制方面,通过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燃煤发电脱硫、脱硝加价政策,以及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等,进一步深化了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另外,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等也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循环经济理念尚未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法规规章尚不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尚未全面建立;部分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技术创新能力亟需加强等,而这些也将是下一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
将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放首位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开始从最初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跃至构建循环型的产业体系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何炳光总结,通过循环经济试点,凝练出了60个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案例,其中不乏全新规划型的模式。“比如,贵州开磷集团等传统企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升级,建设了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循环经济项目集群,构建了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相互循环的产业链,改变了长期以来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天津北疆电厂等新建企业,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搭建了企业内部的产业链,通过粉煤灰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方式,促进了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实现了近零排放。”何炳光在谈到未来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任务时,将构建循环型的工业体系放在首位。他提出,要在煤炭、电力、石油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如在煤炭工业,要求推动煤矿绿色开采、推进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系统节能降耗、构建煤基循环经济产业链等。且每一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都有相应的模式图。
财税政策上的支持必不可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则提及财税政策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他认为,我国近年来出台了大量的税收政策,主要以结构性减税为主,包括消费型增值税、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税收优惠等,同时出台了资源税改革、消费税改革等措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面临的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制改革较为滞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由此带来的环境成本外部化,也不利于有效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他建议,支持循环发展需要创新财政投入(支出)机制,优化财政投入(支出)的结构与方式;促进循环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循环发展的中作用,并建立财政投入(支出)管理与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