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价值观
在企业价值观中的地位不同
国外工程公司普遍认为,预防事故的投入远比处理事故的花费更合算。 虽然我们也提倡“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并逐步强化了防微杜渐、预防事故的意识,但从当前现状来看,更多的情况是,事故发生了、须为此支出大笔资金后,相关方才予以关注。
由此可见,和国外工程企业相比,国内在安全价值观上的差距仍然很大,几乎可以这样说,我们仍然把安全当作是“工作要求”,而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观”。
国内的很多施工企业都有这样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安全是政府的要求,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须投入的成本。 做好安全管理,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就算做得不好,只要不出现“兜不住”的安全事故,也是可以“协商”解决的。 在侥幸心理的促使下,国内企业少有动力主动强化安全管理,在日常工程中采取的HSE投入策略也是事后处理型,所谓“宁花医药费,不装防护栏”正是其真实写照。
把安全投入当作是“花费”,还未认识到是“投资”,就会导致同样的企业、同样的施工队伍,由于甲方的要求不同,HSE表现差异极大。 主要原因就是安全价值观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把安全当成发自内心的行为的做法。
HSE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不同
从成长和发展环境来看,和国内企业不同的是,大多数外国工程公司来自后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偏激地把项目管理重点集中在“进度”上,而是更多地把关注焦点放在安全、质量上。 质量的缺陷也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外国工程公司真正关注的是如何安全、平稳地把项目完成并获得收益,这是适应其本国环境的必然选择。
在与国外工程公司洽谈项目时发现,对方往往对项目竣工时间并不十分敏感,一般只要求满足计划时间即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工程管理过程细节表现出高度关注,如项目HSE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HSE投入情况、HSE管理方案等等。
一般而言,国外企业在招标阶段都会向投标单位发出详细的项目资料和管理制度文件,投标单位只有进行大量事先规划性工作,才可能提出基于详细管理方案而成的全面报价。 如果抱着“先报个差不多的价格把工程接下来再说”的心态,最终遭受损失的必然只能是投标单位。 这一点,国内项目投标书中的HSE计划书不规范、不标准、不全面等问题,或许可以成为其反证。
HSE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同
国外工程公司的HSE管理往往机构小、人员精,但强调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是HSE的领导者,要负责其所在业务单元的HSE事务。 此之,还会单独设置多个HSE管理部门,一般包括HSE审计管理部门、应急响应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专业性强,配备的资源也非常充足。
国外工程公司不仅针对业务活动过程制定了系统、详细的HSE程序和指南,如对排放废物管理、化学药品使用管理、事故处理、有害废物管理等规定程序,对于一些非常具体的HSE事项的规定,也能从整个HSE系统的角度周密考虑,从场内到场外完善延伸。
目前,在一些具体操作性文件方面,很多国内工程公司在HSE方面的考虑只偏重于场内,对场外HSE问题关注程度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