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矿业快讯 » 正文

矿业企业应注重创建和谐社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12-25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关于石油、矿山、煤炭等企业所属社区,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着这些社区大多地处偏远,住户主要由企业职工及其亲属构成,有的矿区有

关于石油、矿山、煤炭等企业所属社区,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着这些社区大多地处偏远,住户主要由企业职工及其亲属构成,有的矿区有几十户,也有的达上千户之多,具有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的显著特点。
  从历史上看,资源型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历过长时期的经济不景气,企业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低,导致社区建设长期停滞,形成矿区卫生环境差,住房条件差,治安环境差的局面。2000年以后,资源型企业总体经济形势逐步好转,但随着企业的改革改制,矿产重组,这些社区形成了3种类型:一是资源枯竭企业遗留下来的社区;二是破产重组后企业成为新的股份制企业,分离出来的社区;三是没有实行破产重组,但实施了改革改制后划分出来的社区。
  这种变化导致矿区居民的构成也出现了变化,多数家庭的成员是企业的在岗职工,一部分家庭成员属破产企业的职工、工龄买断职工或离退休职工,还有一部分是与所属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家庭,部分家庭成员在企业当临时工。
  不难看出,矿区居民绝大多数是企业离退休职工及其子女,还有相当多的工伤工亡职工家属。这些职工在计划经济年代曾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企业建设出过力、流过汗。各级组织应当通过创建和谐企业社区,让他们过上安全、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共享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成果。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和谐矿区的意义和责任。政府要解决企业社区与我无关的认识,企业社区必将归社会管理,这是大势所趋,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不能视而不见。企业领导也要解决自己对社区管理没有责任的片面认识,要认识到,现代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和效率,每个企业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何况,社区的成员本来就是企业职工、离退休职工及其家属。
  随着和谐社区的创建,社区环境面貌的改观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也能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社区成员要解决“等靠要”的思想,认识到一个真正成熟的社区尽管需要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但首先要成为一个居民自己管理占主导地位的社区,所以每个成员都要积极投入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来,完善组织,建立机构,逐步实现社区自治组织、社会政府、企业3个主体共创共建、良性互动的企业社区创建格局。
  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创建责任主体。矿区的性质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应由政府负起创建的责任,但考虑到矿业企业地理位置分散,既不是城,也不是镇、村,就目前讲,政府完全担负起这个责任还有一个过渡期,在这种现状下,企业不能形成责任主体的缺位。要形成一个创建联动机制,企业、政府、居民要互相配合,积极参与,对各参与主体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三是要保证资金投入,政府要对企业在和谐社区创建中的投入给予政策支持。企业要努力解决企业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解决职工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治理问题,建立帮贫助困的长效机制,多策并举让居民摆脱贫困的窘境。
  四是建立完善居民自治组织,通过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和谐社区的创建。同时要通过思想宣传教育及开展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一个公平正义、安全有序、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
  创建和谐矿区,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每个矿区分成矿业和社区两部分,把一切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部分离出来,甚至把企业本应负担的生活后勤职能也划出来,全部划归到社区单位。这样既能保证生产主业的领导集中精力抓生产、搞经营,又能让社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工作性质进行专业化集中管理。
  二是政府在提出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同时,应倡导在未实质分离前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并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以此调动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确保企业社区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三是把企业和谐社区建设纳入到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法制建设、居民自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纳入整体考核体系,特别是对企业领导的业绩考核中,把社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激发出企业领导对企业社区建设的自发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社会与企业要共同努力,彻底解决企业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把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逐步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以此把矿业企业的社区建设成让人羡慕的和谐社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