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行业 » 正文

期盼有色金属“精致化”时代到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4-01-03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伴随着未来这场结构升级战的不断推进,有色产业在改善产能过剩、优化产能布局与效率、提高生产对环境的友善程度等方面,很有可能迎来彻底的转变,一个“精致化”产能时代或将到来(这里的“精致化”,我们定义为产能向资源禀赋占优的区域或组织集聚的过程)。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了铜产业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例如原料进口依赖度偏高、铜下游产能扩张过快、铜加工企业集中度偏低等。而今年,我们认为原料特别是铜矿的进口依赖度将进一步提升,不过。下游产能的扩张或有所放缓。此判断主要是基于铜产业持续承受的环保压力。

  2013年长达10个月的“绿篱行动”,令废铜进口显著下降,而据了解,目前决策层有意将“绿篱行动”常态化,即形成一个长效机制,长期约束和规范有色废料的进口。加之受内外比价限制,废铜进口在中长期内或将保持相对低位。这会引起以下三方面的变化:

  第一,为弥补废铜进口的减少,对铜精矿的进口会增加,再考虑到明年TC/RC的提高,这使得铜矿进口依赖加剧。第二,由于废铜进口限制,更多的铜冶炼企业转向粗炼设备的投产,即粗铜产能得到提升,这使得原本存在于粗炼环节的生产瓶颈趋于消失,精铜供给受到废铜的影响将日益减弱。第三,当废铜供应紧张时,下游铜加工企业将不得不购买价格更昂贵的电解铜,这使得原本盈利水平就低的中小加工企业业绩进一步下滑,这或许能够抑制未来下游产能的过快扩张,同时在优胜劣汰中,大幅提高铜加工产业的集中度。而集中度的提升,能够为“精致化”产能格局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国内铜精矿同样受到环保问题的困扰,2013年包括江西铜业城门山铜矿在内的多个铜矿山被列入了国家环保部通报整改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铜精矿阶段性的产出受阻。从统计数据来看,1—11月,铜精矿产量累计同比增速在5.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累计同比增速29.7%。2014年,相信决策层在环保与有色之间的矛盾平衡上依然不会松懈,国内自产铜精矿的增速很有可能进一步下滑,这也许能够抵消一部分海外铜矿放量给价格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过,由于铜矿进口量的上升,国内铜市自2012年开始的过剩格局依然难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