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2206,62332880,62333891
传真:010-62347649,62322845
Email:qliu@metall.ustb.edu.cn, qingleo@sina.com
个人简介:男,1967年6月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任教,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教授,200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北京科技大学双语教学协会副理事长,是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工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冶金工艺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钢铁制造执行系统技术MES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于同年6月-9月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通大学3所高校留学访问团团长。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学者。曾任冶金学院党委副书记、炼钢研究所支部书记、钢铁冶金系支部书记兼副系主任。
教育教学:主讲本科生“钢铁冶金概论”、“软件工程”、“冶金过程常用算法设计与分析”、“钢铁冶金学II”、“特殊钢冶金过程工程(双语)”等课程和研究生“冶铸轧系统工程”课程。
研究方向:1、特殊钢连铸过程铸坯凝固与冷却控制研究。包括:(1)连铸坯凝固特性与组织性能研究,(2)连铸凝固传热与冷却配水数学模型,(3)外场(电磁搅拌、超声波)对连铸坯凝固过程与组织及质量的影响,(4)连铸二次冷却系统的设计、优化与二冷配水方案。2、特殊钢冶金流程工程研究。包括:(1)钢厂工序运行高效匹配、衔接与优化控制,(2)钢厂MES,(3)钢铁制造过程系统的可靠性,(4)复杂钢铁制造流程的潜能评价与分析,(5)钢厂制造流程的优化配置。3、冶金过程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包括:(1)炼钢过程模型,(2)炉外处理过程模型,(3)连铸过程模型等。
论文著作: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26篇,CA和METADEX收录多篇,编著《现代钢铁流程炼钢-连铸新技术800问》(副主编)、《品种钢/优特钢连铸900问》(副主编),取得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4项,获得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河北省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北京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教学研究及成果优秀奖1次,获专业学会优秀论文奖10次,于北京市登记计算机软件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