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血铅”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对上海涉铅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 随着相关不合规企业的搬迁、关停,目前上海已经没有再生铅的生产能力。 但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每年产生大量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这些废电瓶流向了何处,是否得到了安全、专业的处置,会否对人们的环境、健康造成威胁呢?在日前举办的“上海地区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机制探索研讨会”上,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协会及上下游用户企业的代表们共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废电瓶回收亟待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已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普及,铅酸蓄电池的使用量也迅猛增长。 据公开数据统计,2012年末,上海机动车和电动车保有量达550多万辆,且在逐渐增长,加上电动自行车、船舶、地铁等,上海每年产生四百多万只待处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每年废电瓶发生量约8.5万吨,体积相当于两个金茂大厦。
废铅酸蓄电池由于含有硫酸、铅、砷等多种有毒物质,容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是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需要通过专业、安全的回收、处置。 但长期以来,上海废铅回收基本仍处于一种分散和无序状态,合法循环回收不足10%,大部分被“回收游击队”、个体摊贩、拾荒者等非正规渠道回收,大量非法转移到了外地。 导致的结果是90%的废铅酸液(含有铅盐的稀硫酸溶液)倾倒在上海,年倾倒量约7000吨,历年累计倾倒废酸5万吨以上,废硫酸倾倒液中重金属--铅的排放量也十分惊人,严重威胁着上海的水质和土壤,将一次污染留在了上海,同时,将废铅酸电池再转移至周边省市不具备处置能力与技术的工厂处置,直接排放大量有害废气、废水、废渣,造成二次污染,严重污染了当地及周边地区,也给上海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且使上海税收每年流失2亿多元。
“灰色收益链”造成巨大隐患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是现行铅酸蓄电池销售过程中的“灰色收益链”。 铅酸蓄电池销售门市部、4S店、修理铺等在销售时同步回收到的报废铅酸蓄电池,往往转手卖给不需要发票、回收方式更灵活的个体回收者,再经由多道回收商高价出售给“三无企业”获利。 在这个链条中,全程没有发票,没有监管,你不知道那些废酸倾倒在了哪个下水道,不知道最终废铅酸蓄电池最终流入了哪些“三无企业”,造成了多大的污染,国家损失的税收流入了多少个人的腰包。 这条“灰色收益链”助推了‘三无企业’的形成和泛滥,也加剧了重金属污染:由原来的公开集中变为分散隐蔽,造成巨大隐患。
由于相关配套政策缺失,使得本市废铅资源回收企业在与“游击队”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持证企业只能“被动”回收,回收对象多为自律申报、或为项目审批需要的企事业单位,且回收到的量仅占发生量的10%,而主要的发生源(4S店、修理铺、门市部等)却由于“灰色收益链”的存在回收不到。 这无疑打击了正规企业的积极性,也加大了正规企业的生存难度。 上海唯一持有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资质的上海鑫云贵稀金属再生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云表示,该公司拥有年9000吨的回收资质,全年也仅能回收到9000吨的废铅酸蓄电池。
一方面,正规的回收“吃不饱”,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废旧铅酸蓄电池非法无序的转移,不仅给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及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也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建设留下了隐患。 上海地区亟需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确保铅资源能够安全、环保和持续地从源头流向循环再生过程。
尽管工信部联节[2013]92号文《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和工信部节[2013]95号文《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都分别指出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具体机制和操作办法,明确生产企业(进口商)的回收责任”、“探索铅酸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机制,建设回收体系”、“支持企业与汽车4S店、维修店、铅酸蓄电池销售网点、报废汽车回收公司等建立商业化的铅酸蓄电池回收模式”。 但在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的情况下,现有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和回收模式无法打破“灰色收益链”,没有相关政策、制度的约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