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贵金属 » 正文

下半年钢材市场宏观大势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8-01   浏览次数:56

核心提示:近期以来,各项经济数据持续下滑,而与之成对应的,进入7月之后,钢价开始快速走强,一样的钢市,更差的数据,照理来说,钢价应

  近期以来,各项经济数据持续下滑,而与之成对应的,进入7月之后,钢价开始快速走强,一样的钢市,更差的数据,照理来说,钢价应该继续下跌才对,为什么会在进入下半年后,就开始持续反弹,其实这就是预期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下跌后,钢价已经贴近生产成本,一旦政策预期有改变,自身的生产成本和新入场资金会形成拉涨的合力,价格就会迅速脱离前期低点,下面笔者结合手头掌握的最新信息,为大家作些简要的分析。

    汇丰PMI再创新低,温和刺激预期加强

    汇丰银行HSBC周三7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降至47.7,创下11个月来新低。上月该数据终值为48.2。中国汇丰PMI初值继续下滑,创11个月低点,暗示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PMI预示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考虑到李克强总理此前关于经济"底线"和"下限"的言论,对于近期可能会出台温和刺激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烈。

    7月9日,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表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虽然李克强在讲话中没有明确具体的"下限"和"上限",但专家认为,经济增长的"下限"是保证年度GDP增长率不低于7.5%,物价上涨的"上限"是保证全年CPI不超过3.5%,这两者都是今年年初中国政府设定的年度经济目标。

    在汇丰中国PMI的11个分项指数中,产出、新订单、就业、积压工作等均呈加速下降,其中产出指数初值为48.2,低于6月份的48.6,为9个月以来最低值,而就业指数降至47.3,不仅连续4个月低于50,而且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

    既要出手稳增长,又要使得负面效应最小,决策层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在规范之后,鼓励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譬如通过发债解决地方政府和铁路建设的资金问题;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消费性投资,既可以缓解产能过剩,又有助于经济转型,水利、电力、环保、高铁、轨交、电信、能源、保障性住房等领域都仍具有较大的投资空间;在合适的时间,对此前过于严厉的“一刀切”政策进行修正,譬如在保障性住房发展建设占一定比重以及房价得到控制之后,逐渐取消对房地产的限价限购等。

    进入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GDP增长率一季度为7.7%,较上年四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二季度为7.5%,较一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但综合分析,在连续两个季度回落之后,未来经济增长将趋稳。

    分析短期经济增长态势,关键要看市场需求变化。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主要是消费、出口需求增长放缓。一季度消费实际增长10.8%,同比降低1.3个百分点;剔除热钱扰动因素,估计出口增长率为6%左右,同比下降3个多百分点。上半年消费实际增长率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率较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剔除热钱因素后,估计出口增长率较一季度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主导我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消费、投资)增长基本平稳,出口增长没有出现大的滑坡。从未来趋势看,预计消费将平稳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会有所提高,房地产投资基本平稳,受这两项投资以及结构调整因素推动,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趋势将逐步改变,投资增长基本平稳;受外部市场环境向好、人民币汇率升值趋缓、支持出口措施增加等因素推动,预计出口增长将有一定恢复。目前库存处于历史低位,预计库存变动对市场需求影响不大。因此,从需求角度看,未来经济增长总体趋稳。

    产能过剩和金融紧缩成市场主要矛盾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实现预期中的回升,反而还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后,进入4、5月,主要指标增速继续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月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大幅回落17.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降幅扩大。然而,在实体经济相对低迷的同时,货币信用却在快速增加。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2万亿,同比增长15.8%,增速超出13%的预期目标2.8个百分点。1至5月,社会融资总额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12万亿元,增幅超过50%。

    之所以出现实体经济没有像普遍预期的那样企稳回升,特别是货币信贷的快速增加没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主要源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脱节、财政金融风险上升挤压了政策空间。

    我国当前不仅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行业以及以光伏为代表的部分新兴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表面看,与2012年以来国际国内需求增长显著放缓密切相关。更深层次看,则是原本可进入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直接导致了经济中有效供给的不足。

    有效供给不足,反过来又抑制了需求潜力的释放,更抑制了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并非需求潜力不足,而是因为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需求潜力的释放。一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均保持了较快增长;1至5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加7.4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04万亿元。频频出现的居民海外购物热潮足以说明,我国需求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因此,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需求潜力没有转化为实际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居民需求潜力的释放;另一方面,生产的产品(如安全奶粉)和提供的服务(如医疗、教育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需要,两者均表明当前我国有效供给不足。

    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抑制了居民需求潜力的释放,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企业利润增长缓慢、生产减速、投资能力与投资意愿下降,进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体系蓬勃发展,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明显加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融体系膨胀速度远超实体经济。2008年底,我国除央行之外的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为64.2万亿元,到2012年底,这一资产规模已扩张至133.7万亿元,增长了1.08倍,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1.0%。2008年底,我国M2与GDP之比为1.50,到2012年底,这一比率攀升至1.88的高位,升速显著快于金融危机之前。其二,尽管随着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增多,获得的信用规模也大幅增加,但总体上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相应提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下降。1978至2008年期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然而自2009年以来,这种相关性大为减弱,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并没有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鉴于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贷款对于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取资金的系统重要性显著下降,进一步考察社会融资总额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难看出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今年以来的情况,一种较为普遍的观察认为,社会融资总额大幅增加,主要用于前期债务的存续和滚动,致使大量货币信贷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这正是为什么在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额快速增加的同时,实体经济却相对低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迟迟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也在大幅放缓。1至5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0.1%,回落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因在教育、科技、文化、社保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较大刚性,仍然保持较快增长。1至5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3.2%,增速高出公共财政收入6.6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1.3%,高出中央财政收入11.2个百分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压力加大,政府债务负担和财政风险上升,财政政策空间急剧收窄。

    不能不高度警惕的是,在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脱节、社会流动性增长明显偏快、“热钱”大规模流入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受限,金融风险也有所上升。从稳增长和防范“热钱”流入的角度考虑,货币政策存在放松(如降息)的必要,但在当前广义货币M2增速超出预期目标2.8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六个季度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只能保持稳健了。

    下半年钢价走势预测

    现在正处于政策逐步转向的关键时点上,一方面由于前期政策偏向紧缩,意图通过运用严格财政货币政策挤压市场水分,但是经过近半年多的市场实践后发现,持续的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伤害严重,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需求南辕北辙,只好从“调结构”的立场上后退,又回归到“上下限”上,在中国,货币政策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经济命题,在失业率上升,社会暴力化倾向明显的当下,“上下限”理论也是一种“经济维稳”,相信在近期就会陆续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根据“盘活存量”的说法,三季度末期必然会在摸清货币存量后出台定向刺激政策,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同,不会出台整体的面上的刺激政策,只会针对特定行业出台,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再打强心针了,只会吊盐水了”。

    这波行情上涨,虽然有部分需求释放推动,但是主要是钢价强行启动后,下游行业被迫补库存后造成短期需求释放,但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而且近期持续拉涨的铁矿石对钢厂的盈利预期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可能会再现钢厂为矿山打工的局面。

    从钢价本身来看,是有上涨的动力,主要由于钢价持续运行在生产成本附近,自身的反弹动力在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利好也在不断释放,从棚户区改造和铁路建设放量,下游行业用钢需求预期也在改善,钢价适度上涨也是有利于消化库存的,在这样的情形上,钢价进二退一是最合理的,一旦出现市场价格暴涨,销量持续回落,就要小心滞胀,这往往是钢价回调的开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