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行业 » 正文

黄金商品论与黄金特殊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8-05   浏览次数:31

核心提示: 编者按黄金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从1993年国务院63号函出台算起,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作为中国黄金市

 编者按 黄金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从1993年国务院63号函出台算起,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作为中国黄金市场化改革的全程观察者和见证人,北京黄金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山恩对此更是有着深刻见解与认知。

    

  999年黄金市场化改革已是不能回头的弦上之箭。黄金市场的筹建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黄金市场已是“九月怀胎”即将临产的“新生儿”,但对“婴儿”的性别判断又立即成为了一个改革的现实问题,即我们要建设一个商品黄金市场,还是金融商品市场,或双重属性的市场?对黄金社会属性的判断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

  1999年黄金市场化改革在实践层面上的推进,也推动了黄金市场化理论上的探索,突出的表现是对黄金商品论的质疑,由此引起了对黄金市场社会属性定位的讨论。黄金市场属性定位是黄金市场化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

  黄金商品论者认为,黄金非货币化就是黄金商品属性回归,当代黄金已成为一种一般商品;而黄金特殊论者认为,在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仍是金融属性的商品。因而前者认为我国黄金市场化的目标诉求是建立一个黄金商品市场,而后者认为应该建一个跨商品与金融两个市场的特殊市场。

  黄金作为一种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其商品属性是其自然属性决定的。黄金作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金属,在当代人类科学技术条件下,对其自然属性的认识已十分清楚,并且是稳定的。但其社会属性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其社会地位与功能并不相同。

  

  黄金商品论的出现

  

  黄金非货币化铸就了美元在当今信用货币体系中的绝对霸权,美国成为全球唯一可以用增发纸币来消灭财政赤字的国家,并通过“铸币税”掠夺了大量全球财富,所以美国是黄金非货币化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积极的推动者和鼓吹者。

      因为美国拥有当今的金融话语权,是当今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所以认为黄金已完全丧失货币职能而沦为一般商品的黄金商品论迅速成为了当今的一种国际性思潮。

  我国因为外汇长期短缺,一直将黄金作为外汇支付手段而对其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而黄金管制的政策基础就是黄金货币论。

  所以,1993年黄金生产者基于利益目标诉求而对黄金管制提出挑战时,就必须扬弃黄金货币论,而举起黄金商品论的大旗,其逻辑是黄金管制的理论基础没有了,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黄金管制的工作体系也就失去了合理性。

  1993年,黄金生产者率先提出了黄金商品论,且黄金商品论并没有随1993年黄金私卖潮的平息而消失,而是深深地扎下了根.

  当1999年央行推进改革时,黄金商品论又一次成为指导性理论,将建立一个黄金商品市场作为其推进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诉求。往前追溯,我们从1993年国务院63号函就能看到这一改革思维逻辑的端倪。

  原来的政策形成的逻辑是:黄金是外汇,因而国家要对黄金产品管制;为了增加国家外汇支付能力而实行特殊经济优惠政策以刺激黄金生产的发展。

  对原政策体系改革的逻辑是:黄金是商品,因而放开管制实现自由交易,政策优惠取消,回归一般性商品管理。

  国务院63号函在实现国内对金价并轨的同时也取消了对黄金生产采取的扶持性政策,以黄金商品论为改革指导理论在93号函中反映的十分明确。

  我国黄金市场化改革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此时也正是黄金非货币化推进的高潮期;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成为黄金商品论的拥护者和鼓吹者,把黄金在货币领域中的存在称之为是人类愚昧的“野蛮的遗风”;各国央行纷纷减少黄金储备,向市场抛售量达到了历史高峰;商业银行纷纷减少黄金业务,远离黄金市场。

  伦敦五大黄金做市商,先后有两家退出黄金市场,中止了黄金业务。所以,我国黄金市场化改革深受黄金商品论的影响就不足为奇。

  黄金商品论在1993年是黄金生产者作为挑战黄金管制的武器而使用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主义倾向,缺少更为缜密的思考与研究。

  当时黄金商品论并没有得到改革决策者的认可,但社会影响是深远的,所以虽然统购统配工作体制巩固后而失声隐形了,但1999年黄金市场化改革再启动之后,黄金商品论又成为改革的指导理论。

  世界黄金协会从1996年开始就积极地参与了我国的黄金市场化改革,与央行保持着密切联系,担当央行推进黄金市场化改革的咨询者角色,在推动黄金市场理论研究和国内外黄金资讯交流上做了大量工作。

  1999年11月,由世界黄金协会委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由著名经济学者樊纲领衔完成的《中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开放基本思路与方案设想》发布。该报告对未来黄金市场的描述是:“实行会员制,由符合一定资质要求的大型生产商、采购商和经销商等组成,交易所只进行现货交易”。

  这显然是一个黄金商品批发市场的定位,因为会员构成中没有投资者。金融机构在黄金市场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作为市场的经销商,发挥市场“蓄水池”丰枯调剂作用,保证交易的连续性;第二,参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作为国内生产商与加工商提供套期保值服务,之所以必须利用国外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就因为国内是一个商品黄金市场,没有这样的功能;第三,在外汇汇率未完全开放前,为实现国内外价格平衡,建议建立黄金平准基金,该基金由商业银行具体操作。这个建议表明:一个没有金融功能的单一商品黄金交易市场的稳定需要外力支持,这本身就说明方案的设计存在结构性缺陷。

  在该报告完成之前,央行已于1999年3月份提出了“黄金市场化改革方案”,并于5月在北京、6月在深圳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世界黄金协会参与了讨论,已经了解了央行黄金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所以在此之后完成的《中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开放——基本思路与方案设想》的基本政策取向,也应与央行的“黄金市场化改革方案”一致。因为世界黄金协会做为央行推进黄金市场改革的支持者,是共同的目标推进者,不会另起炉灶,所以该报告反映的是央行《黄金市场改革方案》的总体精神。这表明当时央行是以黄金商品论作为黄金市场化的指导理论,以建立黄金商品市场为改革目标。

  黄金商品论是黄金生产挑战黄金管制的武器,而那时央行是黄金外汇论的维护者。但是,种种事态表明,1999年央行开始成为黄金商品论者。

  而1999年央行推动黄金市场化改革的第一要务是“止损”,实现从黄金收售业务中退出,将黄金交易风险从央行转移到市场上去,因而央行上报国务院的是黄金流通体制改革报告,而不是黄金市场化改革报告,黄金商品论恰恰可以为央行这种责任的转移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

  而之后各地方城市争办黄金市场即意味着高度统管的黄金市场向地方的分权。在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没有任何松动的情况下,以黄金商品论将黄金市场定位于商品市场,可以减少向地方分权的阻力,增加分权的合理性。总之,当时各方面改革诉求都可以从黄金商品论得到支持,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黄金商品论会大行其道了。

  黄金商品论在黄金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作为黄金管制的批判武器发挥了作用,但以黄金商品论为指导建立黄金市场却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黄金非货币化并不等于黄金非金融化。现在虽然在法律层面上完成了黄金非货币化进程,但它仍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出现了黄金市场交易标的虚拟化的趋势,九成以上的交易是投资者进行的虚拟交易,故使黄金市场成为了一个金融属性主导的市场。所以,当今黄金不是一般性消费型商品,黄金市场也不是一般性实物商品交易市场,显然不能以黄金商品论作为黄金市场建设发展的指导理论。

  

  黄金特殊论被关注

  

  随着我国黄金市场化改革实践的推进,改革参与者对黄金市场属性的认识也逐步得到了深化。1999年,黄金市场社会属性成为一个理论讨论的热点,在这期间《中国黄金经济》有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日益增多的人认识到了黄金商品论的局限性,而黄金特殊论开始被关注。

  黄金特殊论认为,在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市场不是一个一般的商品市场,也不是一个一般的金融市场,而是一个跨商品和金融市场交易的特殊市场。以黄金特殊论为指导理论,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山东黄金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于1999年8月联合举办研讨会,发表了《关于黄金产品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该报告认为,当今的现实是一部分黄金是以货币的形态存在,一部分黄金是以商品的形态存在,不同形态存在的黄金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同,所需的管理方式也应不同。我国统购统配管理体制的最大弊病是职能不分,管理混淆,以单一的货币管理体制涵盖了对商品黄金的管理,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黄金商品属性回归的趋势之后,这种单一的货币管理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因而要实现黄金管理的三个分开:一是将商品黄金与金融黄金分流;二是在分流的基础上管理分开;三是央行和商业银行职能分开。在以上三个分开之后,推进黄金市场建设,而黄金市场是黄金商品市场和黄金金融市场的组合体。

  显然黄金特殊论者基于黄金的商品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而把黄金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在黄金职能分开的基础上,黄金商品市场和黄金金融市场并进发展。后来对黄金市场交易的进一步研究后指出,黄金市场是金融属性主导的市场,将建立一个自由交易的黄金商品市场作为黄金市场化最终目标诉求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对改革认识的一个误区。

  1999年,这些对黄金市场认识的深化,有些已成为当今的改革现实,而某些方面还没形成共识,或还处于纠结之中。但是,黄金特殊论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讨论,为改革的决策者扬弃黄金商品论做了启蒙和前期铺垫。今天我们对黄金市场化的理解和对黄金市场的认识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人们的认识正在不断的探讨和思索中。

  如果以黄金特殊论作为黄金市场化改革指导理论,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轨迹与今天将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历史没有假如,只有现实。现实是必须面对的,由于认识的误区而导致行动错误的情况比比皆是,因为改革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只能力求尽量减少因此付出的改革成本。我国黄金市场就走出了一个先建立黄金商品市场再向黄金金融市场转变的发展轨迹,但这并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认识程度使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