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矿产资源是我们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内 95% 以上的一次性能源 80% 以上的工业原料 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1](尾矿库复垦土地耕作效果试验研究-李朝阳等[2](把尾矿变成“香饽饽”——我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并且多数矿山选矿设备陈旧、老化现象普遍,以及管理水平和选矿回收率低[3](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条件及相关政策建议-殷俐娟),矿产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据统计,我国现有矿山 15. 3 万个,其中 80% 的矿产资源为共伴生矿。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 20%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 30% 。即使在一些大型国有矿山企业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也只占国有矿山的 10% 。大量有用资源进入了尾矿废石之中。)。但由于我国贫矿多;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矿石组成复杂,难选冶矿多的特点
1 尾矿资源现状以及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1.1 尾矿资源的堆存现状
尾矿是选矿厂在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将矿石磨细选取有用组分后所排放的固体废料,是矿业开发特别是金属矿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受选矿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制约,也是矿业开发造成资源损失的常见途径,因此尾矿具有二次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双重特征[3](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条件及相关政策建议-殷俐娟)。
一般而言,化工、黑色金属矿山中,尾矿的量要占矿石量的 50 %~80 % ;有色金属矿山中,尾矿量则要占到 70 %~95 % ;而在黄金、钼、钨、钽、铌等稀有金属矿山中尾矿量更是占到 99 %以上,几乎可以说是来多少矿石就得丢出去多少尾矿,量是十分巨大的[4](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探讨-刘敬等)。据统计,中国现有大中型尾矿库 1500 多座,如加上各种小型尾矿库,总计超过 1 万座。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矿石堆存的尾矿已高达 80.51 亿吨,并以年排放 6 亿多吨的速度在增长。尾矿的大量堆存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