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疲弱的消费需求严重制约了发达国家的复苏进度,其家庭资产负债表遭受严重损害,居民消费总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资产的去杠杆化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既往的负债型消费模式。 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难补上,全球经济都呈现出总需求不足的状态。 受外需萎缩、贸易壁垒、通货膨胀、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产业受阻,激化了外需产业的产能过剩矛盾。
但产能过剩并非此次危机独有。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一是1996~1999年,出现产品积压,工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 据统计,1996年末全国28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有4成处于闲置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普查,多数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最低的仅有10%。 二是2005年至今,新一轮产能过剩问题凸现。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底有11个行业产能过剩,其中钢铁、电解铝、汽车等行业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等行业也潜藏着产能过剩问题。
从深层次看,我国的产能过剩既存在市场性“过剩”,也存在体制性过剩。 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外,我国工业产能的过快扩张还与投资体制转型、地方政府存在投资冲动、资金和资源价格扭曲等体制性矛盾有关。
此次产能过剩比以往更严重。 产能利用率是考察产能过剩的重要指标。 根据美国经验,当工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5%以上时,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全部;当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时,表示设备闲置增多,产能过剩出现;工业产能利用率在81%及以上时,为正常的产能过剩,低于81%时,为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的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 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水泥等重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都是比较严重的。 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这要远远低于1978年以来中国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2%~74%的平均水平。
笔者认为,治理产能过剩,除了通过企业破产、并购和重组等压缩生产能力,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等常规方式外,还应该从源头上入手进行顶层设计,按照“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改革推动”的原则,建立产能过剩的长效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