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贵金属 » 正文

苍梧:题甫村来了再生资源加工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8-16   浏览次数:36

核心提示:上午11点,张丽(化名)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择菜,将一筐绿色的红薯杆的叶和茎掐断,分类摆放。她的母亲不时从她身边匆匆进出,忙

上午11点,张丽(化名)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择菜,将一筐绿色的红薯杆的叶和茎掐断,分类摆放。她的母亲不时从她身边匆匆进出,忙碌不停。她们要共同为中午可能到来的客人预备食材。

  这是梧州市苍梧县新地镇题甫村一家没有招牌的路旁餐厅,未及装修的墙壁,裸露着砖块的红和水泥浆的黑,几张简易折叠餐桌集中在房屋的一角。他们的客人,主要是周围建筑工地的工人。

  自从2007年村里因为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征地后,许多人家开始建楼房。村民们相信,未来这里的繁荣,将给房屋出租带来丰厚回报。而这也给张丽家带来了生意机会。

  2007年开始征地的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计划打造成集废物拆解、原材料加工、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千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是梧州在传统轻工产业衰落后“工业立市”的重要战略支撑。

  随着近几年广东工业大举溯西江而上落户梧州,梧州的财政收入从2007年前长期徘徊于十几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百亿元级。尝到工业甜头的梧州,遂将建设工业园区视为发展的制胜法宝,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则是其中的“急先锋”。

  虽然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尚未全部建成,却已开始深刻改变着古老的题甫村。

  村民李木的生活

  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高大宽敞的大门犹如一道分水岭,隔开了两个工地:门内是载重车辆和大型挖掘机紧张推进的工业大工地,门外左侧公路两旁则是一个接一个的村民建房小工地。

  李木的房屋,就屹立在这片工地中。“6层,每层140平米。”李木(化名)说,他希望通过房屋出租,为年迈的父母寻一生计。

  出生于1980年代初的李木,与很多同龄小伙伴一样,只上了几年小学就于1993年辍学外出打工。最初,他在附近的苍梧县城、梧州市区做了十几年的电器,主要是音响销售、维修。现在,也还有人会找来修电器。“这是朋友刚寄过来让我修理的音响”。他指着旁边地上的一个白纸箱子说。

  这份工作要求他跟人沟通、出远差。他曾到过桂林、湖南。“所以,我不怕跟人打交道。”他说,“我们这儿很多人初中毕业,普通话还说不顺,只会说白话,都害怕跟外人开口讲话”。

  2007年前后,李木从音响销售、维修进入基建领域,在梧州旺甫工业园拿到了一些基建项目,帮忙跑采购、跑城建、规划拿政府批文。

  2011年开始,他又开始做起猪饲料生意。卖饲料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投入成本大,要上百万。“我们自嘲,"跟扶贫的差不多"。”李木说,“很多时候都得把饲料赊出去——你不继续提供饲料,他养不了猪,就更没钱还你的账。”

  2007年,题甫村的土地被征,用来建再生资源产业园。之前,村里的林地都是用来种砂糖桔等橘类果树,只要有人收购,年景好时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不好的时候也有一两万。

  当时土地的征收价格是:林地9000/亩,旱地12000/亩,水田17000/亩。

  “本来,我们想学广东,不一次性卖掉土地,而是以土地入股,但政府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李木说。

  征地过程中,有农民反对,但地方政府仍如期按规划的图纸推行了。

  李木一家征了100亩林地,三兄弟一分,每家约分到几十万元。其他人家,每户征地多少不一。

  离开土地后的烦恼

  土地征收后,很多人家开始用征地款在附近水田里盖楼房。李木家属于盖得比较晚的。

  “现在人工、材料……什么都贵,打个柱子人工要300一天,6层楼下来,花了100多万。”李木说,这全靠他在外边跑生意,有些积蓄,否则靠征地补偿款根本盖不起来。

  他的楼房,外墙尚未维修完毕,施工脚架尚未拆除。而周围大多数人家都没装修外墙,暗红的墙砖与黑灰色的水泥框架,使这些新建尚未完工的楼房看起来破旧不堪。

  “我跟他们观念不一样,我装修的干干净净,租的时候也好租些。”李木说,附近已经建好、装修完的房子基本都租出去了,租户都来自工业园,有些是在工业园上班的人,全家过来,没法住宿舍只能出来租房;也有的,是租给在园区有项目的一些建设公司,做项目部办公室。

  “其实也租不了多少钱,一个房间一个月200左右。”他说,“主要是土地被征后要有个出路,尤其是给家里老人一个生计来源。”

  说到此,他有些无奈,当时征地政府做了很多承诺:水、电、路、就业……到现在很多都没兑现,去找政府,政府让找园区建设公司;找园区,园区推给政府……“承诺安排工作,让填了几次表格——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个人基本情况,但大都不了了之,最后也就没人愿意再填。”

  实际上,在工业园区就业的村民并不多——园区能提供的岗位主要是保洁和保安,工资都不高,一个月不到两千块钱,类似张丽这种轻松的办公室岗位少之又少,而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广东打工多年,这样的职位和待遇很难吸引他们回流。更何况,工业园已经开工生产的企业并不多,充其量也就需要1000多工人。

  也有的人,并未将补偿款用来建房或者做生意,而是拿出去挥霍了。“挥霍掉的比例很高,40户里大约有15户,很多是赌掉了。”李木说,这样的结果是,村里的治安变得越来越差,时不时就会发生一些偷窃。前两天晚上,他附近一户人家的自行车电瓶就被偷走了。

  “一旦走上挥霍之路,最后负债,必然形成偷抢的习惯。”李木说,“我经常上网看新闻,苍梧、藤县都有这样的情况”。

  村民对园区怀着复杂的心情

  除了房屋出租和就业,这个工业园带给题甫村的,还有生态的改变。

  李木家屋中间桌子上放着两个大玻璃缸,里边各自盘着一条黑白相间的蛇。“那是泡的"过山峰"蛇酒。”李木说,工业园挖山之后,原来在那片林地生存的一些蛇类失去栖息地,开始流窜到村里伤人,于是有着泡蛇酒习惯的当地人就用电子捕鼠器捕蛇泡酒。

  据李木介绍,蛇酒可以给老人治风湿,也会有官员商人来收购、送礼。去年曾有官员开车来村里买了十几坛蛇酒送礼,今年就没有了。“也许是"八项规定"的缘故吧,没人再敢这么做。”

  当前尚未凸显,而村民们普遍担心的是工业园区可能带来的水和空气污染。因为园内企业大多是从广东迁过来的废旧电子器件拆解回收加工企业,最主要的项目是30万吨再生铝、30万吨再生铜加工和100万吨不锈钢制品。

  加工园区2009年开工建设,目前只有几家企业投产,一些企业正在搭建厂房的钢结构支架,还有些地方还在做道路基建,而有的项目已经停工,荒草疯涨。

  目前,园区内看不到电子垃圾堆积如山,而是排列整齐的从西江李家庄码头拉过来的集装箱货柜。废旧电线会在这里被人工剥去橡胶外壳,然后将外壳机械打捆,将金属线粉碎。

  “虽然目前直观上感受不到污染,但偶尔晚上还是能看到园区烟囱冒出来的浓烟,味道刺鼻、难以形容,让人呼吸困难。”李木说。

  村里人担心的是,现在园区内开工的企业毕竟不多,规划为1万亩的园区只完成了一期5000亩的开发;倘若如政府正在进行中的将园区规划扩至3万亩并全部建成,情形恐怕就不乐观了。

  村民对园区怀着复杂的心情。虽然它是市级重点项目,有的还挂(自治)区重点项目的牌子,但并非村民自己选择的。

  但同时,他们又憧憬着园区能使这里繁荣起来,可以使他们在苍梧县城、在梧州市区买得起房子,每个月回来收收房租——“很多广东人不就是这样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