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成为产能调控众矢之的,复杂的利益关系面前,去产能化难上加难,联合重组箭在弦上。
7月的山东枣庄连天大雨滂沱,却仍闷热如火,四辆卡车停在中联水泥熟料库门口,司机们正等待水泥熟料装车。 用门可罗雀来形容眼前的场面并不过分,两年前这里一天会有近200辆车排队,2013年,这种场景再也没有出现过。
产能过剩伴随着市场疲软,让今年的水泥行业尤其难熬。 “我们现在停了两条线,这是整个公司水泥产能的一半。 ”枣庄中联水泥副总经理葛全伟告诉《中国企业家》。
虽然利润大幅下滑,但枣庄中联的日子并不算最坏的。 枣庄的水泥企业有几十家,规模以上的就有近10家,全市水泥年产能3000万吨左右,而当地的水泥需求量只有1000万吨。
剩下的2000万吨如何解决?由于各地水泥企业林立,水泥的销售半径非常短,地区产能很难通过卖到外地来消化。 很多本已陷入亏损的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加入价格战,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甚至面临倒闭。
“现在说白了就是低价求生,产量太多了,你不卖他卖。 很可怕。 ”葛全伟说,过去好的时候水泥价格每吨350元以上,而现在市场价格每吨也就230元左右,已经接近成本价。
枣庄是全国水泥行业过剩状况的一个缩影。 目前,各省除西藏外基本都存在水泥产能过剩。 市场萎缩,未来市场消化能力却不可期。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市场的形势再清楚不过,中联水泥即是建材集团旗下公司。 宋志平告诉《中国企业家》,2012年,世界水泥总销量是35亿吨,中国占了22亿吨,今年的产量大概是23亿吨,过剩产能达到1/3,开工率严重不足。
随之而来的是剑拔弩张的产能调控。 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宣布,将联手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加强银行审贷管理、实施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进行约束,抑制水泥、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
但这并非易事。 四年前,国务院即以38号文严控新增水泥产能,却越调控产能越高。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新建124条水泥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其背后夹杂的是中央、地方、行业、企业多重利益。
如今,当严控产能过剩大棒再次举起,一贯重视速度和规模的水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背上又多了一根压身稻草,水泥行业恐将迎来新一轮变局。
枣庄中联水泥已关停一半产能 关门还是开门
“行业就这个样子,谁都不退,也没有人能够说了算,所以大家就打吧,一直打下去。 ”宋志平告诉《中国企业家》,在很多人看来,治理产能过剩就像一个恶性循环。
原因很简单,市场有需求,投资有冲动,而地方政府则需要企业创造税收。 对于今天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格局的成因,宋志平举了个例子:A县投了一个水泥厂,B县都在买A县的水泥,也因此B县没有税收,所以B县也要建一个水泥厂,建两个企业,销量不都下降一半吗?
“我们进行的是分灶吃饭,地方财政主要依靠工业税收。 就算下降一半多少也还有点税收。 ”宋志平说,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促使地方投资热情高涨,政府甚至靠土地免费、矿山免费、银行担保等措施吸引投资。
其实,水泥厂不能再建了这个道理,地方政府都懂。 宋志平认为,关键问题是要对新建产能关门,不再审批任何一个水泥项目。 过去,中央政府也多次强调严控产能,但都没有堵住新建产能。
对水泥产业的审批立项有两个途径,一个在工信部,主要审批技改项目;在建的新项目由发改委审批。 相比较来说,走工信部的途径手续要简单一些,而发改系统的手续繁琐复杂,所以大概八成水泥项目审批都是工信部完成的。
另一方面,省级政府对于5000吨以下的水泥产能有审批权,有些地方政府不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不断批新项目。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特殊时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松弛管理,导致过去4年间中国增加了8亿吨水泥产能,而这恰恰就是现在过剩的水泥产量,“你建你的,我建我的,地方利益在推动,这是根本原因。 ”宋志平说。
围绕过剩,过去意见并不一致,往往是中央讲过剩,地方讲不过剩,还强调各种理由,这一次中央治理产能过剩决心之大前所未有,许多大型水泥企业也期待严厉的“关门政策”推出。
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河北冀东水泥汇报材料指出,今年上半年由于市场疲软,公司生产运营遇到了十几年来极为严峻的考验,1.2亿吨的年产能,上半年仅完成水泥产量2769.13万吨,完成熟料产量2309.54万吨,同比降低2.52%,完成熟料销量467.14万吨,同比降低12.32%。
这种形势下,冀东水泥呼吁在水泥新增产能的问题上,要实行关门政策,原则上不再审批建设新生产线。 应以国家2009年38号文件为依据,对国家明令叫停新建项目后又违规建设的新增生产线进行清理。
但事实上,尽管两部委正在酝酿很多限制和淘汰产能的政策,包括信贷、淘汰标准等,却一直没有明确水泥的“关门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水泥并非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应属于自由竞争领域,恰恰需要公平竞争,需要放开资本进入,而不是限制进入或任由几家大型企业割据市场。
安邦集团研究部副主管、跨行业资深研究员王凌也告诉,从以往经验来看,政府这次的组合拳效果应该不会太好,要避免政府以行政手段干涉资源配置。
“目前企业最为担忧的是政策背后的东西:国家的调结构政策和金融手段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本地政府出台什么政策弥补融资缺口也将决定地方企业的生死。 ”他说。
7月底,工信部公布了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名单,水泥行业淘汰名单涉及水泥企业140家,其中福建与河北占了大半壁江山,共有78家。 此次需淘汰的水泥落后产能共计9297.4万吨,比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的年度淘汰目标7345万吨多出26.6%,力度显然比以往大了许多。
联合重组
今年5月,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枣庄市政府推动泉兴中联水泥斥资约30亿元收购了枣庄最大的民营企业申丰水泥,申丰水泥还是山东省第三大水泥企业,这一收购客观上强化了产业集中度,使泉兴中联成为当地水泥产业的龙头。
泉兴中联由山东泉兴水泥和中联水泥组建,成为枣庄市政府推动当地水泥产业整合的重要平台。 有知情者透露,起初中联水泥想控股,但枣庄市政府不愿放弃对地方企业的控制权,最终山东泉兴水泥持有51%的股权,枣庄中联水泥持有49%的股权,这是中联水泥做出让步的结果。
“像以前一样恶性竞争大家都不挣钱,对整个企业发展也不利。 ”葛全伟说,中联的退让也是为了给市场缓一口气,提高水泥市场价格,增加利润空间。
“低谷的时候也是工业进行大规模的联合重组的时机,全世界联合重组都是在去产能化过程中实现的,因为上升的时候很难重组。 ”宋志平说,作为央企要执行国家的一些政策,增加产业集中度,解决产业过于分散和无序竞争。
中国建材集团一向以并购重组著称。 2012年5月,建材集团就在重庆通过收购当地几家水泥企业成立了西南水泥,再往前推,则收购了南方150家企业,成立了南方水泥。 如今,中国建材集团已经拥有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四大水泥板块,总产能达到5亿吨,成为中国最大的水泥企业。
问题是,在几家大型水泥企业看来,对新建产能不实行“关门政策”,它们的兼并和重组就无法有效进行,不断有新公司、新项目投产,产业的集中度依然分散(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等前十家水泥企业占行业产能15%,而国外为60%-70%)。
尽管行政干预还未大规模发挥作用,市场调节已经在发生作用,许多小企业为了避免倒闭开始选择加入大企业求生,枣庄中联水泥也开始有小企业主动“求收购”。 有意思的是,重组过程中,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希望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市场的问题。
宋志平说,他们做重组的时候,银行是最积极的,认为建材集团不光救了民企,还救了银行,如果再耗下去的话,小企业的本金马上就受到威胁,或者还不上本了。
另一方面,“要想活得好,水泥巨头最后必须联合。 ”葛全伟说。 国内产能较大的企业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天瑞水泥、山水水泥等,相互之间市场区域都有交叉,在同一战场各自为战的后果就是打价格战,几败俱伤。
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葛全伟认为最终几大高手会相互妥协,在对方的“势力范围”内把主导权交给对方。 “你的市场份额大的就是你的区域,你占主导,我的市场份额大的我就占主导。 ”
中国建材相应提出了“核心利润区”的概念,从并不占优势的市场撤出,将精力集中在几个重点区域,这几个区域往往没有海螺、华兴、冀东等“大家伙”,宋志平选择在自己有很大控制力的势力范围内重点出击,提高集中度。
面对产能过剩,宋志平表示现在就愿意“去产能化”,因为他从减少产量中见到过真金白银的实惠。 2010年冬天,全国范围内实行过一阵对企业的拉闸限电,某省经信委拉了中联水泥的电闸后,宋志平突然发现水泥价格涨起来了,出现了历年来最高的价格,因此前年中联水泥赚了很多钱。 “所以后来我们调过头来跟经委说,向我开炮,把我们的水泥闸都拉了吧。 ”
这次各部委联合出手压缩产能,宋志平说自己颇兴奋,“这个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好的事情。 ”他算了一笔账,去年整合了西南水泥的大约1.5亿吨水泥产能,占西南三省一市的48%,“今年西南我们会有很好的利润。 ”
未来,最难熬的应该是中小企业,不难预测更多的地方水泥企业将投入大企业怀抱。 行业兴旺时看不出来,一旦市场不景气,国企和私企抗压能力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 “今年的钱荒之下,银行百分之百不敢给私企借贷,而国企随便找另一个企业担保,流动资金就解决了。 ”葛全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