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内蒙古大草原,美丽如画,风景宜人。 由中国矿联地勘协会主办、主题为“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队长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如期召开。 面对找矿突破纵深发展、资源供需急剧逆转和地勘行业分类改革的新形势,此次研讨会称得上是立意深远。 她的成功举办,无疑会对推动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敢于担当,地质找矿结硕果
作为会议承办方的内蒙古地矿局超前转企,以其独具魅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吸引着业界人士的眼球。 “十一五”期间,该局共承担了各类地勘项目4093项,获得勘查资金70.76亿元。 其中,中央地勘基金项目32项,勘查资金2.56亿元;自治区地勘项目832项,勘查资金30.25亿元;地勘单位投资、招商项目3229项,勘查资金37.95亿元。 在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水资源及地热资源勘查方面,该局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初步探明特大型矿床2处、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26处;探明大型煤田7处、中型煤田7处,提交煤炭资源储量1700多亿吨,其中焦煤15亿吨;评价大、中型水源地20多处,施工地热井6口等。
据统计,全国2105家地勘单位中绝大多数都是国有地勘单位,每年提交的地质报告、矿产地、地质储量和科研报告等也几乎都是他们所做。 国有地勘单位活跃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持续提供着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海洋地质、航空地质等各项地质服务,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地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战略,这为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可以说,在国有地勘单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推动了地勘单位向前发展。
以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为例。 1975年以来,该队共提交铁、金、锰、煤、铁矾土、海泡石、制碱灰岩、泥炭等各类矿产地58个;提交的铁矿资源储量超过了37亿吨,占全国已查明储量的5%,按目前的市场价值估算,仅此一项的潜在经济价值就可达10000亿元。 此外,该队还为唐山城市建设、曹妃甸开发区建设,为河北钢铁集团、冀东水泥集团、开滦集团、三友化工等多家上市企业,为唐山市超过一半的建设项目,提供了资源勘查、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基桩检测、宗地测绘、地灾评估及治理等多项地质技术服务,累计超过11000项(次),可谓实现了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研讨会认为,“十一五”期间,尽管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地质找矿工作依然从复苏走向了繁荣,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矿产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呈现出“东部攻深找盲、中西部突破新区”的新特征,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深部找矿不断传出喜讯。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前4年,我国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28处,其中2009年发现398处,创10年来新高。 大宗紧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铁矿、铜矿等战略资源储量持续增长。 安徽庐枞盆地泥河、辽宁大台沟地区、河北冀东、四川攀枝花等地发现大型或特大型铁矿,仅2009年就新增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5.2亿吨;西藏驱龙铜矿区、云南普朗铜矿区持续新增铜矿查明储量,其中驱龙铜矿区已成为我国最大铜矿。 在2007年和2009年,我国分别在南海海域深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位居前列。 同时,在新疆、西藏等重要成矿区(带)实施的“358”专项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