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族人在征途中随口叫起的夏日哈木(意为黄色的沙梁),会在700多年后拂去黄色的面纱,露出美人真面目——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镍矿正从这里破茧而出。
仅仅两年半的时间,青海省地勘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就在这里找到了资源量100万吨的镍矿。放眼世界,超过百万吨级的镍矿也就十几个。
8月,记者先后来到项目承担单位青海省地勘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和承担钻探任务的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一探究竟。
吹走黄沙见宝藏
站在矿区项目部营地放眼四望,“夏日哈木”名副其实——满眼除了黄色的沙梁,就是黄色的戈壁。
但是,无论这黄色的沙障有多厚,都挡不住地质人发现宝藏的慧眼。
夏日哈木铜镍矿区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2008年,青海省地勘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化探分院在进行1∶25万化探扫面时,在夏日哈木地区发现镍钴异常。这一信息引起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度关注,随后在此设立了1∶5万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青海拉陵灶火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并新发现了一批铜镍钴异常。
2009年10月,五勘院组织技术专家结合矿产远景调查成果、潜力评价最新成果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研究,对新发现异常进行了评价,初步确定5处异常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在青海省地勘局的支持下,2011年开始异常查证。发现有较好镍矿潜力后,青海省地勘局委托下属的源盈矿业投资公司筹措资金,对由五院承担的矿区勘查工作进行投资,当年预测镍资源量8万吨。2012年,进一步加大投入,镍资源量上升到50多万吨。到今年7月,全矿区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5.23万米、槽探1.4万立方米,在主异常区共圈出2条铜镍钴矿体,主矿体地质工作达到详查程度,初步估算镍资源量达到100万吨。
至此,一个世界级镍矿,像一个拂去黄色面纱的美人,惊艳于世。
不同角度解读大成果
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成功,会找到不同角度的关键因素。
谈到这一大镍矿的发现,青海地勘局副局长杨站君说:“关键是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
属地化改革以来,青海地勘局就与吉林大学建立科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1年8月,五院原院长、现调任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局长的李世金与吉林大学的孙丰月一起来到夏日哈木矿区,在26号异常,孙丰月看到明显的镍华,并据此判断这里是岩浆熔液型镍矿。随后,五院果断地进行了工作重点调整,由初期主攻的以找铅锌为主的31号异常调整到26号异常,当年沿3条勘探线布设7个大间距钻孔,孔孔见矿,其中见矿最厚的钻孔穿透镍矿体100多米,且见有块状富矿体。
2012年,青海地勘局调集钻探精兵——二院作为钻探主力进驻矿区。当年就集结钻机15台、完成投资6456.15万元、完成钻探工作量26542.88米,圈出镍钴矿体8条,使镍资源量由上一年的8万吨上升到55万吨。今年,继续大规模投入,使矿区镍资源量上升到100万吨。
身为80后的院总工办主任张勤山,则将成功总结为:激情、经验、果敢。
夏日哈木项目组以80后新生代地质人为主,他们对找矿新发现充满期盼,无论条件多苦、多累,始终以蓬勃的朝气在矿区奔波。
“以采土壤样为例,按规范要求必须把覆盖的黄沙挖开到和卵石接触的部位。项目进行第一年,他们就采了1500个土壤样品,在黄沙中挖了1500个40厘米见方的坑!”张勤山激动地说,“如果缺乏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激情,仅完成采土壤样品这项工作,就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然,前后方鼎力配合,也为项目的成功提供了坚实保障。院技术人员对前方采集的数据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构造等进行宏观分析,有效指导了项目组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与部署;领导果断决策不断深化项目,在有重大发现时及时决定进行矿区普查,使年轻人的激情持续增强。这样,项目进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最后一击见分晓
如果用打仗作比喻,钻探工程就是找矿决战中的最后一击。
完成这最后一击的,就是以青海地勘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为主的钻探队伍。
在二院,主管钻探工程的副院长梁俭介绍了这最后一击的难度:夏日哈木矿区地形切割深、山坡陡峭,矿区构造活跃,地层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硬、脆、碎地层广泛存在。这些因素不仅会严重影响钻探工程质量、效率,而且还容易带来多种孔内事故,最终影响到单位的效益,是典型的出力多效益难出的“鸡肋”工程。
绝不能因钻探卡住了夏日哈木的“脖子”。院党委书记刘毅、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刘鹏态度高度一致:要用最好的钻机、最好的队伍!
二院创新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硬、脆、碎地层易造成掉块卡钻、钻头崩刃、钻杆偏磨等事故,甚至会因此造成钻孔报废,影响工程进度。二院就选用常年公司和阿特拉斯等国外著名钻机、配备进口钻具进驻矿区。为确保钻头按照地层的可钻性特点及时供应,他们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对报废的进口钻头进行成分检验后,根据矿区地层、岩石特点提出更具适应性的配方,委托国内厂家生产,避免了因进口周期过长、成本过高而影响钻进效率。
针对随钻漏失的问题,他们组织钻探技术人员现场蹲点,分析裂隙大小、产状、漏失性质,然后开发出适合矿区地层特点的堵漏技术,并逐步形成了包括阶梯式堵漏措施在内的系统技术方法。
为顺利钻透构造破碎带、氧化蚀变带,他们先后探索出低固相泥浆配方、跟管钻进等适应性方法。
为降低钻探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他们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使用泡沫泥浆、易降解的低污染泥浆类型等。
为了不因钻机故障影响矿区的钻探工程进度,二院还在矿区始终保留着一台备用钻机……
一系列措施的采用,使最后一击近乎完美。据统计,自今年3月19日进入矿区到8月1日,二院8台钻机共完成钻探工作量1.4万米。这一数据,相当于全矿区今年27台钻机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的一半。
夏日哈木是一个还在成长的镍矿。在格尔木召开的夏日哈木找矿研讨会上,以汤中立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很是看好这一矿区的前景。因为大家明白,目前100万吨的镍矿只是对26号一个异常工作的结果,而且就是26号异常的矿体,也还未完全控制住,另外还有4个异常仅处于预查阶段。
黄色的沙梁会变绿
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柴达木盆地以戈壁沙漠为主,但凡是有人类经常性活动的地方,都会有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
想来,夏日哈木的未来,也一定会是柴达木盆地的又一片绿洲。创造这一未来的,是以一群充满激情的80后为主体的地质人。
“这么年轻就找到这么大的矿,有什么感想?”
面对记者的采访,矿产二分院副院长、夏日哈木项目负责人杨启安的回答让记者大感意外:“我运气好。”
身为80后的杨启安,一参加工作就遇到了地质工作再度大发展的好机会,工作7年来他先后参加了青海省卡尔却卡铜矿普查,下得波利铜钼矿预查,普查及夏日哈木预查、普查工作3个重大项目。但青海地处世界屋脊,自然条件恶劣,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辛程度对他也是严峻的考验。
杨启安告诉记者,夏日哈木矿区内的黄沙又细又软,厚度一般都有50厘米左右,最厚的地方有1米多。第一次进矿区时,他的项目组采用前面六轮驱动牵引车开道、后面工作车紧随策略。离开沙漠中的临时道路后,越往深处走六驱牵引车越费劲,最后当细细的黄沙完全没过车轮后,牵引车也彻底“趴”下了,他们只好打道回府。第二次,他们仍无功而返。第三次,终于找到了黄沙覆盖相对较浅的路径,走进了夏日哈木。
走进矿区就如此艰难,在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以采样为例,在沙漠区,他们常常要趟着没过脚面的黄沙;在沙梁区,他们不仅要在超过25度的沙坡前进,还要攀爬50度以上、海拔超过3500米的陡峭山坡。返程时,每人还得背负30斤的样品。
在蚊子猖獗的七八月份,即使穿上两层衣服,还是能被它叮透;上一次厕所,屁股立马被叮满包。但有时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岩层产状、看清岩石的构造,杨启安和他的伙伴们常常摘下蚊帽,总要把岩石仔仔细细地看个够后才戴上蚊帽。
一群80后,在夏日哈木矿区一守就是3年。
这群可爱的80后,白天跑野外线路;晚上抓紧时间整理资料。26号异常钻遇镍矿体时,他们正在外围开展1∶1万地质草测,工作12小时后一回到营地就跑到钻机旁,纷纷兴奋地与闪闪发亮的镍黄铁矿岩心合影:“我们创造了历史!”
其实,在夏日哈木矿区,为找出大矿,像沙漠中胡杨树一样坚守的,又何止这些可爱的80后。为了及时对矿区勘查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青海地勘局、五院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海拔近4000米的找矿现场会诊;二勘院的146名钻探人员一年内要在矿区度过10个月的光阴;为了摸清水文地质情况,水勘院的5名人员不顾蚊子叮咬,坚持在井位做抽水试验……
有了这样的“胡杨林”,相信夏日哈木黄色沙梁的未来,一定会成为绿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