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经历了上半年的震荡行情之后转而发力上攻。
进入9月份,已经有国际投行开始看多商品市场,而他们的看空报告曾是上半年以黄金为代表的众多商品大幅下跌的重要推手。
摩根大通近日发布报告称,相对于现金和固定收益,从技术上转向看多商品并给予超配建议。
摩根大通分析称,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表现出强劲反弹,现货需求提升以及经济学家2月以来首度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让它在技术判断上,去超配大宗商品;中国在全球金属需求中占据的庞大份额对金属(尤其是铜)非常重要,因此,除了长期维持的对能源的超配外,给予基础金属和铜超配建议。
此外,摩根大通报告显示,考虑到积极的市场趋势、更清晰的头寸分布以及即将到来的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因此转变了此前对贵金属的低配建议,改为中性态度;低配农产品(6.83, 0.06, 0.89%),因为当前农产品价格处于相对高位,而今年的气候条件明显好于去年,所以大幅上调供给预期。
不过有分析称,在今年7月和8月黄金的上涨行情中,摩根大通曾经大量买入黄金,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进入9月份之后开始看多商品市场,或为自身避险需求考虑。
今年8月,贵金属市场年内最强势的一个月出现了。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 黄金期货主力合约8月份收于1391美元/盎司,上涨6.33%,7月和8月两个月累计涨幅接近15%;COMEX白银期货主力合约8月报收于23.51美元,以20.03%的月涨幅领涨整个商品市场。
不仅如此,继今年7月份商品市场出现小牛行情之后,8月份基本金属和原油市场再现牛市行情。8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多数上涨,LME三个月期铜、锌、铅涨幅均超过3%。
原油市场延续此前的涨势,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10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8月报收于107.65美元,月涨2.49%,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8月报收于114.82美元,月涨幅超过6%。而近期中东局势的紧张,导致市场担忧中东原油供应,看多原油的力量也在增多。
中国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回升被认为是带动8月份商品市场走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基本金属价格。国家统计局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0%,创16个月最高,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8月份汇丰中国PMI也达到50.1,从7月份的11个月低点(47.7)回升, 终止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放缓状态。
另一关键数据,8月份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总体向好。8月出口同比增长7.2%,高于7月5.1%的增速以及市场普遍预期的5.5%;然而,进口数据相对低迷,同比增长只有7%,低于普遍预期的11.3%,且在7月扩张到10.9%后转为下行。
尤其是大宗商品进口贸易更值得担忧,瑞银分析认为,尽管一般贸易进口增长总体保持稳健,但中国从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国(如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增长有所放缓,主要体现在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速由7月的26.5%下滑至10.5%。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其他投资品和原材料的进口也表现不一: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由19.6%放缓至16.5%、铜进口量同比增速由12%放缓至9%、铝进口量同比跌幅由-25.9%扩大至-26.6%,而钢材和机床进口量同比增速则有所改善。8月原材料进口参差不齐的表现反映出国内补库存势头可能已经见顶。”
巴克莱最新报告也显示,7~8月的贸易数字仍表明第三季度的GDP增长具有略微上行的趋势,可能会略高于第二季度的7.5%。但对中国的内需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其认为这种增长的微弹可能只是暂时的,并预计GDP增长将在第四季度下行。
不过,与摩根大通的预测相反,另外一个重要数据也显示出看多商品的力量在减少。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当周,受投资者看跌铜价影响,18种美国交易的商品净多仓减少0.3%。铜净多仓在继此前一周环比减少9.1%后,净多仓规模再次减少达37%,减至8211手,而11种农产品净多仓也环比减少1.3%,为一个月来首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