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案头、茶几上摆放着一堆堆的书籍、资料。 落座后,当我们试图通过闲聊的方式走进他的精神空间,首先提起他2011年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称号,2012年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收入囊中,2013年2月,白银有色集团给予他科技创新带头人称号等荣誉时,他没有一丝飞扬的神采,摆摆手淡淡地说:“就别宣传我了吧,成绩是大家的,是众多科技人员的。 ”他,就是白银有色集团西北矿冶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科技产业部主任——李宗白。
作为一名科研创新管理者,近年来,李宗白致力组织引导技术人员重点开发实施本企业各种科研项目,用务实创新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一位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面对成倍增加的业务,在科研人员少、管理业务种类与数量增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创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科研行为,拓展管理技能,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实现了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与李宗白同事4年,非常了解他的西北矿业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沈宁说。
定位管理
“西北矿冶研究院是白银有色集团技术中心的核心单位,承担着科技引领与人才支撑的重任。 只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活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李宗白注视着我们,思路非常清晰。
2011年,他主笔起草了技术中心项目管理与考核办法,为中心的定位提出了基本管理模式与思路。 2012年,他引导和协助各个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全力助推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创新转型跨越发展,承担完成本企业内部项目近280项。
在组织完成内部项目的同时,他还引导技术人员,积极拓展外部科技与产业发展渠道,联合开发横向市场。 2012年,该院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科研课题近140项,在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有力锻炼和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创新平台
国家级技术中心是国家为优势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 近年来,李宗白综合分析白银有色集团现状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与差距,认为本企业具备竞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条件和时机,他主笔撰写申报书,积极准备佐证材料,一举申请成功。 在技术中心后续建设中,他组织人员持续发力,使该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国729家技术中心中的排名提前到了目前第163名。
在打造技术创新工作平台过程中,他做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工作。 他主张创建的“矿用浮选药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因方案立题切合实际,实施方案科学可行,被国家发改委授予“矿用浮选药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称号。 同时,他马不停蹄地组织理化检测中心开展实验室认可与认证工作。 通过组织编制体系相关文件,组织全员学习、宣贯,认证与认可工作先后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和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CMA认证,为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成功“走出去”, 实施全球资源开发并购夯实了技术基础。
“李宗白作风正,业务强,能力好。 他主导支持我们对‘溶解ICP—AES同时测定钨钼地质选矿样品中主次元素含量’项目进行攻关,并顺利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鉴定。 该项目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人员赵海军说。
在此基础上,李宗白还牵头组建了“金属矿矿物加工与绿色高效浮选药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西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20多家有色冶金行业大型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
提炼成果
“李宗白释放的正能量随时感染着我们。 他经常鼓励我们以多种形式吸收借鉴先进的科研创新理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多出成果。 ”科研人员王同敏这样说。
“科技成果是单位科研实力的具体体现。 引导组织各专业领域技术人员重视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和固化,凝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促进专家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李宗白说。 在他的主持参与下,仅去年,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组织申请专利31项,获授权专利19项。 他还组织完成了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项目的验收和6个科技成果鉴定暨新产品鉴定。 其中,国内领先技术4项,国内先进技术1项,新产品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