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信息 » 正文

天冶集团托底4款钢铁信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9-16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东部一家信托公司的高管称,他们计划下半年也推出类似于北方信托担保模式的钢铁信托,资金的流向将是短期内钢企流动资金的补充。

201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依然处于产能调整之中,与此相伴随的钢铁信托已与2011年以前大不相同。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钢铁信托已逐步告别了参与重组扩张的角色,而主要钢铁企业或集团现金流的补充。与此同时,对于钢铁项目而言,一种大型国有钢铁集团担保的融资模式逐渐被信托公司所采用。

从今年1月份开始,北方信托连发4款钢铁信托,为天津冶金轧一钢铁集团及其3家子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流动性资金补充。天津冶金集团作为天津冶金轧一钢铁集团的控股股东,为4款信托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对于资金消耗巨大的钢铁企业来说,信托的角色主要在于补充流动资金。相比于土地抵押、机器设备抵押,采取国资背景的集团公司作为连带担保,这种模式风险相对较小,同时,项目风险的关键也在于这家融资的钢企和担保的国企集团是否有可靠充足的现金流。”一位东部的信托公司的高管称。

天冶集团托底4款钢铁信托

钢企类的集合信托在北方信托的产品种类中并不多见。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前七个月,北方信托共发行了26款集合信托产品,项目基本都集中于天津区域内,而钢企类的信托仅有四款,全部为天津冶金轧一钢铁集团(下称轧一集团)及其子公司的信托贷款。

2013年1月,天津东益钢铁厂率先通过北方信托发行了5000万规模的集合信托,天津冶金集团和轧一集团作为保证人对于信托贷款提供连带担保,所募资金用于东益钢铁厂补充流动资金。

在东益钢铁厂的信托项目成立不久后,轧一集团及其下属的两家商贸公司——天津冶金轧一国际贸易公司(下称轧一国贸)和天津市工益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工益商贸)同时通过北方信托各发行了5000万的信托用于流动资金的补充。

这三款信托采取的风控模式与东益钢铁项目类似。首先,作为轧一集团的控股集团天津冶金集团提供第一连带责任担保。据了解,国有独资的天津冶金集团持有轧一钢铁85.26%的股权,另外14.74%的股权由轧一制钢有限公司持有。

其次,两家商贸公司还由轧一集团提供了第二连带责任担保。轧一国贸是轧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主要负责为轧一集团及下属的各生产企业供应冶金煤、外矿等炉料和出口轧一集团的钢材产品。工益商贸是轧一国贸的控股子公司,负责钢材产品的销售和金属材料、五金交电的批发零售。

其实,北方信托与轧一集团的信托产品2011年5月曾发行过两款,总规模为4亿元,用于补充轧一集团的流动资金,而天津冶金集团为其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2011年,轧一集团也受到了钢铁行业普遍产能过剩,外需不振的困境。轧一集团当时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产品附加值的方式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率。截至2010年12月31日,天津轧一集团总资产198亿元,营业收入依然高达570亿元。

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在2012年继续加剧,作为一个综合性钢铁集团,轧一集团不仅面临产能消化的问题,同时面临下属贸易公司主营业务因外贸不振而下滑的困境。据“天津市工益商贸有限公司流动资金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该企业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相比于2011年,轧一集团的2013年的信托贷款单笔金额明显小于2011年的2个亿,而借款主体不再是轧一集团一家,而是集团和下属钢企,贸易企业分别融资。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这样的模式更能确保资金准确流向,又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散风险作用。并且相比于大额的钢铁信托,小额的钢铁信托更容易募集成功,而且还有大型国企担保。”一位接近北方信托的人士称。

纯担保钢铁信托不多

纯担保模式的产品,在早期信托行业内并不少见。后来,随着风控和监管的要求,纯担保的产品越来越少,仅有个别产品也集中在大型国企短期流动资金的信托贷款中。

在目前的钢企类信托中,更多的是采用土地抵押、股权质押、入股项目等风控措施,除此之外,一般还要求母公司或者关联大型公司提供还款担保,但纯担保的钢企类信托产品并不多见。

以钢铁作为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的天津市,拥有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四大国有钢铁企业集团。2010年,天津市在上述四大国有钢铁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区域性的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将上述四大国有钢铁企业列为渤海钢铁集团的子公司。区域性国企整合和结构调整成为这几年的主基调。

“其实,2010年以来的内需不振,外需下滑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排挤了钢铁行业以前大肆扩张的冲动,钢企都在进行内部的结构调整,压低成本等待回暖。因此,以前钢铁企业扩充规模或收购重组的融资需求明显减少,更多的融资主要用于应对短期内可能的流动资金短缺。”一位信托分析师称。

据了解,目前的钢铁行业银行授信、公司(企业)债和票据融资依然是钢铁上市企业和大型央企的主要融资渠道,对于中小型钢企来说,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一个主要资金来源是向贸易商预支货款。一直以来,信托渠道的融资仅是钢铁企业补充流动资金渠道之一,大型国有钢企更是如此。

 

 

“对于国有钢企项目来说,虽然大家也采取设备、土地等质押方式,但最为主要还是要看国企背景和充足的现金流,这些大型国企的担保效力并不弱于设备或土地的担保方式。”据一位东部的信托公司的高管分析称。

据该信托公司的高管介绍称,他们上半年已经有和当地的一些国有钢企接触,计划下半年也推出类似于北方信托担保模式的钢铁信托,资金的流向将是短期内钢企流动资金的补充。

“虽然由大型国企背书的小额流动性贷款风险不大,但采用这种方式的信托公司并不会太多,跨区的项目也难以采取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模式对信托公司的当地资源丰富程度,实时掌握企业现金流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信托分析师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