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行业 » 正文

动力煤价格再创新低或见止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网       发布日期:2013-06-08   浏览次数:75

核心提示:燕赵都市报消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创新低,报收于610元/吨,消费不足仍是主要原因,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一下降趋势正在放缓。
燕赵都市报消息,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再创新低,报收于610元/吨,消费不足仍是主要原因,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一下降趋势正在放缓。不过煤炭市场仍未迎来利好,企业还将有一段艰难时期。
    近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10元/吨,较前一期继续下跌1元/吨。总体来看,煤炭生产、贸易、消费链条目前均处于疲软状态,产地产量下滑,中转港口库存上涨,下游耗煤企业煤炭消费不振,使煤价连续缓慢下跌,逐步接近成本甚至跌破成本价,煤炭市场依然处于“买方市场”,环渤海煤炭中转港口煤价持续低位,市场交易量很小。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自2011年11月创出历史新高834元/吨后一路下跌,截至目前累计跌幅高达26.86%。
    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分析认为,影响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消息面相对平静,而环渤海地区各发运港口煤炭库存回升、锚地待装煤炭船舶数量偏低、国内海上煤炭运价继续下滑等,表明沿海消费地区的内贸煤炭需求依然低迷,也是促使该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微幅下挫的主要原因。
    煤价长期颓势,主要是因为经济运行乏力,下游煤炭需求不振,从发电量来看,1-4月全国累计发电量15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火电发电量增速缓步回升,为133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月火电发电量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24%。水电仍保持了较好的汛前生产,1-4月发电量1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到21.7%,火电数据依然表现乏力。
    目前形势来看,煤炭利好未现,即使迎峰度夏用煤旺季来临,对当前煤市利好依然有限,煤炭生产和贸易企业将会度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而据最新消息,最新一期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10元/吨,与前一报告周期持平。这是该指数最近5个计价周期内首次出现止跌迹象。相关分析认为,在诸多利好预期影响下,动力煤价格止跌迹象初显,但煤价能否真正企稳,还有赖于下游需求的回暖。
    秦皇岛港逆势上调港口资费
    记者日前从接近秦皇岛港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秦皇岛港自6月1日起上调港口费用2元/吨。煤炭市场低迷仍未走出低谷,港口此时逆势提高资费让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解。
    据金银岛煤炭资讯中心人士透露,秦皇岛港决定自2013年6月1日起,将内贸煤炭港口作业包干费在现行基本费率的基础上提高2元/吨:即末煤由21元/吨调整为23元/吨,货物港务费0.5元/吨不变,合计23.5元/吨;块煤由24.5元/吨调整为26.5元/吨,货物港务费用0.5元/吨不变,合计27元/吨。
    据悉这是秦皇岛港自2011年10月1日上调3元/吨后的首次上涨。采访中秦皇岛港相关人员未给记者直接回应,不过记者此后从接近秦皇岛港的业内人士处确认了这一消息。
    目前国内动力煤市场已经连续下跌至去年9月份以来历史最低水平,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10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再度下降1元/吨,创指数发布以来新低。煤炭市场的低迷仍未出现转机,港口在此时逆势上调资费,出乎不少业内人士的意料。“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港口煤炭市场依旧低迷。其次秦皇岛港又提高港口杂费2元/吨,无疑是让当前港口贸易商们雪上加霜,盈利进一步减少。”金银岛煤炭资讯中心蒲晓花对本报记者表示。
    也有部分贸易商比较乐观,认为港杂费用提高的影响远不及沿海运费的变动带来的影响大,秦皇岛港此举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分流,减轻港口的中转压力。秦皇岛港是国内港口的方向标,行业人士预计,此次秦皇岛港上调港杂费用,其他港口或许跟风。
     煤炭风光褪色或是必然
    前段时间去宝鸡,偶遇一经营煤炭多年的煤商,谈及煤价的一跌再跌,他的脸上并不见焦虑与急躁,只是一副释然的样子:日子不好过不是一两年了,事实上从2008年后,煤的生意就难了,这其中虽然也有回暖或亮色,但放到一个更长的周期看,也只能算是个点缀,大趋势就是这样的。而未来,即使是再度小幅回暖怕也是短暂与脆弱的了。的确,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从转型角度去考虑,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减少,受国际经济低迷冲击最大的也是煤炭这种上游产品。从这个角度说,煤炭的风光褪色已成必然。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的回望与前瞻都应该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内,这样把握下的产业维度才更准确与更具参考价值。事实上,2000年以来,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呈总体上升趋势。一项独立调查显示,在煤炭“黄金十年”,我国煤炭行业的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8倍、20.9倍、103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新一轮投资热潮渐至尾声时,煤炭行业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而进入2012年下半看,煤炭形势更是展现了其清晰的逆转。而当下被公众广泛关注的煤价不断下探便是煤炭“黄金十年”休止符的最好注脚。
    根据2012年6月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以石油当量来计,中国自1965年以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一直一枝独大。尽管煤占全国能耗比重曾从1965年的87%跌至1976年的70%,但在随后的30多年,再也没有重大的变化。近10年甚至出现了先跌后升的局面。到2001年,煤炭占全国能耗的比重仍然维持在70%左右。在去年生产的电力中,有超过82%的发电量来自火电。
    那么,煤炭坚实的需求究竟是被什么在逐步被瓦解呢?首先是来自外煤的冲击。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的数字显示,5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617万吨,比前一月增长了62.3%。而今年1到5月,中国进口煤炭112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8%,眼下,煤炭市场的低迷,与2008年很相像。但那一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仅为4040万吨,2009年即猛增至12583万吨,2011年煤炭进口量继续增长至18240万吨。而一个能形成共识的预计是,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将突破2亿吨。而煤价市场化如何破冰如今依然是一团乱麻,求而无解。
    而令人真正纠结的是,进口煤无遮拦地向国内倾销的原因———煤价倒挂没有一点能解决的迹象。来自国际能源网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仅为82.3美元/吨,折算成人民币,再加上西澳至青岛的运费9美元/吨,进口煤炭价格约为580元/吨,再加上国内港口25-35元/吨不等的港杂费,进口煤与国内热值相同的山西优混煤635元/吨的价格相比,进口煤炭仍然存在30元/吨左右的价格优势。
    其次,便是环境的忍无可忍。在我国能源结构中,70%的能源靠煤获得,有的排放污染是以百万分之级别计算的,国标四排放的硫污染是百万分之五十个单位,而标煤的污染则达到了百分之一到二个单位。从全国环境治理来说,当务之急是治煤。
    当然,上述两个层面还只是表面,煤炭失宠最深层次的原因来源于中国工业阶段的跨越发展。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北京、上海早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西部有些地区可能还是工业化初期,但综合产品结构、产量、效益和规模等来界定,中国早已经跨过了初级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跑马圈地的平推式工业化已经逐渐告别历史舞台。下一步中国的目标是“立体”工业化,做精做深,从转型升级的角度去考虑,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减少。“立体式”工业化各个领域向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的产业制高点攀登,形成各产业向上发展的差异化竞争态势,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深化。
    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式的煤炭命运。如果把全球化视野锁定在煤炭行业,这样的“必然”就更有了底气。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严峻现实,因为这一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地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与工业模式。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以及工业区的繁荣;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会把每一栋楼房转变成住房和微型发电厂。而历史上数次工业革命都是新的信息技术与新的能源系统相结合时产生的。新的信息技术与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而煤炭作为“老精英能源”的式微无疑是必然。
    曾与这位煤商描绘了这样一幅宏伟蓝图:数以亿记的人们将在自己的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这就好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信息一样。“后碳”时代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这位煤商只是笑笑:有时式微也是一种前进。对此,深表认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