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的勘探或在今年取得新进展。记者日前从中国南海油气勘探开发论坛上获悉,继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取样后,今年我国将在南海再次对海底可燃冰进行勘探取样。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在可燃冰勘探开采等重大技术方面仍有待突破,而出于对风险和成本的顾虑,国内相关企业对大规模投入可燃冰商业研发较为迟疑,未来我国要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利用仍是长路漫漫。
今年3月,日本石油天然气与金属公司联合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在日本爱知县附近的海域钻探海底可燃冰,首次成功分离海底可燃冰并采集气体。日本宣布将于2018年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生产。
此外,美国、加拿大已在阿拉斯加北坡、麦肯锡三角洲等区域成功完成可燃冰的商业开采实验。
相较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我国在可燃冰的勘探、开采及商业利用方面的有关重要技术仍较为落后。在勘探技术方面,我国目前仍是通过基础地质、地球化学、地震等间接的方法得到数据,并进行比对研究,实地勘探取样仍然过少。
在开采技术方面,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所教授吴能友表示,我国目前还停留在开采方法、技术、工艺、方案的实验模拟和数字模拟阶段。
在商业利用方面,目前我国仍然欠缺可燃冰的储存、运输、终端接收等商业应用方面的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目前我国可燃冰的研究开发速度,我国要实现对可燃冰的商业开发最早要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