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融资需求。对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而言,这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决定,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近年来,节能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层面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兑现节能减排国际承诺的决心与作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与国家倡导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目标的高度统一。
专家学者更把它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提出节能减排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的观点,同时还给出了解决路径。嗅觉敏锐的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在此种大的经济环境中马上洞察到了商机,不断创新产品,很快融入到了整个中国的经济绿色发展进程中。
当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减排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部委及行业节能减排规划里普遍出现“鼓励、推广、优先使用合同能源管理”字眼后,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进入到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中,这为产业破解融资难带来了新的契机,为节能服务公司高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呼之百应的绿色信贷
早在几年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就开始关注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并且开始尝试着向这个产业注入一定比例的资金。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0]25号文件),不仅使金融机构对节能服务产业的关注度得到大幅提升,而且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资金投入比例也迅速加大,有些金融机构还针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特点,开始试水未来收益权质押、多个项目打包授信、循环授信等金融产品,
2012年2月,《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其第三条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机构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开始更多地涉足节能环保产业,有些商业银行还专门设立部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信贷竞赛,此前,这在商业银行业内是不多见的。
不仅如此,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一批商业银行还加大了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的合作,纷纷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期望通过这个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加大对节能服务公司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注入,并融入到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中来。
四通八达的融资通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渠道已较前几年有了大幅拓宽,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节能服务公司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发展希望。
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壕节能,股票代码:300332)于2012年6月28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使其成为国内第一支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营业务而上市的节能服务公司。
但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天壕节能董事长陈作涛告诉笔者,向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解释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就花了很多时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但我们坚持了下来。”陈作涛说。天壕节能的坚持不仅迎来了上市,而且还为想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业务的节能服务公司上市融资,打开了通路。
笔者也了解到,一些节能服务公司的上市之路受阻,虽然原因各异,但上市这条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节能服务公司是可以肯定的,这只是融资发展的一种选择而已。
2012年6月8日,由国信证券承销的深圳市嘉力达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力达)私募债,成为深交所首只完成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利率为9.99%,当天便被抢空。这对于节能服务产业也是一大利好,因为“中小企业债”的开闸,有利于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多种路径融资。
一般而言,企业债的门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净资产规模,另一个是盈利水平要高,另外还需要有担保、发债规模不能超过总资产的40%等条件,这对于轻资产的节能服务公司而言,无疑有些苛刻,但嘉力达的成功,又为节能服务公司发债融资提供了一种可能。如何实现发行企业债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但通过笔者了解,其难度不亚于上市,甚至从某种角度讲,其要求还要高于上市。
除了国内上市、中小企业债以外,境外上市、新三板等也为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可以讲,目前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方式多样,只是要看哪款适合自己。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以上谈及的银行贷款、上市、企业债外,还有担保、租赁、风投等融资方式。如此看来,似乎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通路还是挺多,但这些融资通路的存在,不代表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任意选择,我们所谓的“融资难”,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方面是节能服务公司轻资产的性质,另一方面是融资品种的选择。
随着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一些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壮大,用能大户、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成立节能服务公司,产业并购整合的加剧等,使节能服务公司轻资产的特性,有所趋弱,也使融资难得到一定缓解,而这种缓解,大部分都是外部因素所导致的,并不是节能服务公司轻资产的特性发生了根本改变所形成的,所以对于整个产业而言,融资难仍然是阻碍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对于融资通路的选择也是艰难的。上市以及企业债对于新近成立的节能服务公司,多少有些遥不可及,因为净资产不足及盈利能力尚未体现出来,所以这两种方式更适合成立三年以上,公司有一定规模,发展势头强劲的节能服务公司。
银行贷款、担保、融资租赁可能更适合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节能服务公司,技术、产品、设备成熟,且有市场开拓能力,有稳定的节能收益,这类节能服务公司一般也会成为金融机构的重点客户,只是这类节能服务公司,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这需要整合考量。
风险投资是“胆儿”最大的投资者,所以人们也戏称他们为“疯投”。轻资产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初期,往往最喜欢风险投资,因为其门槛“低”,更益获得。有通过风险投资融资成功的人告诉笔者,现在想起来,当初如果进行的是项目融资就好了。所以面对风险投资,您是选择股权融资呢、还是选择项目融资?或是选择更为复杂的方式。这需要考虑好了,以免后悔,但又一想,也许跟人的成长一样,不经历风雨也难以见彩虹。
由上述内容,人们不难看出,目前的融资环境较前些年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在某些融资方式上,节能服务公司也有所突破,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也体现出资金对于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节能服务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定位,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从中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