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投资的权益矿开发初见成效,日渐成为生产的主力。 ”在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武钢集团采购总监吴声彪如是表示。
目前,进口矿石在武钢用料结构中仍占主导作用,高达80%,其中,以澳洲、巴西各大矿山的长协矿和权益矿为主。 为提升资源自主权,武钢集团近年来加大了海外权益矿的开发。 该公司的权益矿加拿大粉、巴西MMX粉等品种已经逐步应用于生产。
武钢集团是钢企走出海外的其中一家。
而记者现场拿到的一份钢企海外权益矿开发统计显示,目前,包括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钢企均投资了海外矿山。
根据中国冶金矿山协会秘书长刘效良的介绍,目前,中国企业投资国外铁矿石项目资源量达到987.2亿吨,规划规模超过5亿吨,权益矿量达到2.7亿吨。
但与中国巨大的矿石需求量相比,这些海外矿山项目的实际开发并不理想。
截至目前,已经投产的矿山项目仅有13个,实际形成的权益矿成品矿年供应量仅620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3%,这与日本、欧洲等国的50%以上相比,差距巨大。
刘效良说,中国企业在境外铁矿石资源开发六七年过去了,目前只有少数项目建成投产,大多数还在前期准备阶段,最终能否实现开发很难说。
现场一位参会人士介绍,目前澳矿的成本每吨在30到40美元,如果成本吨价为50到60美元,仍然有利可图。 而这类资源国内企业很难拿到。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境外投资的铁精矿离岸成本为每吨80美元,到岸成本每吨在90美元以上。
根据刘效良的说法,目前,中信泰富、卡拉拉矿的成本更高。 据了解,中信泰富在西澳项目上的成本价格已经达到每吨100美元,再加上运输费用和澳元波动,运回来也毫无成本优势。 “亏不亏都要开采,非常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