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稀土价格下跌,持续影响钕铁硼产业,而在目前需求不景气下,这一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仍在加剧。
目前,国家正通过鼓励发展稀土新材料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但企业盲目上马新项目更多是重复浪费。“国家鼓励的是高端,低档的也不主张发展,但从现在新上的项目看,大部分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山西磁材联盟理事长靳树森向本报记者称。
供需失衡
“公司下属各钕铁硼工厂上半年基本仍延续2011年的生产状态,订单饱满;到了下半年,下游客户订单下滑明显,主要工厂开工率维持在60%~70%。”中科三环(000970.SZ)在其2012年年报中如是称。
资料显示,中科三环为钕铁硼稀土永磁的龙头企业,拥有七大类共40多个牌号几千种型号的产品,其中N54系列为公司目前最高等级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但受稀土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2012年稀土市场成交低迷,也给中科三环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数据显示,中科三环去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下滑13.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15.5%。
龙头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境况更可见一斑。靳树森告诉本报记者,国内大大小小钕铁硼企业有300家左右,目前“整体不太好”。
据他反映,目前的价位不适合囤货,钕铁硼的下游用户库房里还有货,“买货之后可能面临价格继续往下走”;钕铁硼厂家也不想大量采购稀土,“因为你第一天买了,第二天价格又下跌,直接影响钕铁硼行业的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在钕铁硼需求尚未打开之时,这一产业的产能却一直在攀升。“从钕铁硼行业看,的确过剩,而且过剩得不少,但中低端迟早面临淘汰,但现在有企业也在上项目。”靳树森说。
记者此前在“2012稀土永磁论坛”会议上获悉,2011年,仅宁波、包头、赣州等主要地区的产能就已达30万吨,创下新高,而全年的实际产量约为8.3万吨。随着新项目的不断上马,未来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盘子本身就那么大”
资料显示,钕铁硼分为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两种。其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由于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成为目前稀土功能材料中少有的可以产业化的子品种。
靳树森告诉本报记者,钕铁硼产业要分出高低档次,“中低档钕铁硼能够占到整个钕铁硼的80%左右,中高档的也就20%不到,这里面低档的该淘汰就要淘汰”。
“国家所谓的鼓励太粗放了,没有针对性,其实进来的并不怕,(因为)这个行业专业性很强。”包头一家稀土应用企业高层说,在各地大兴稀土项目的同时,部分企业和资金的确过于盲目。
就在去年,毫无稀土从业经验的河南中天钢铁公司就计划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河南稀土高新科技应用产业园项目,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年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3000吨,建设周期8个月。“我们一些企业是有分工的,有的做原料,有的做下游,但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建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20多万吨,重复建设是最大的浪费。”此前的稀土协会一次小组讨论会上,有江苏稀土行业人士如是称。
该行业人士同时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很多企业新上的钕铁硼项目都比较大,“因为(钕铁硼)市场份额的盘子本身就那么大,好多企业再挤进来,因为有些之前没有做过这块,真正要占领一个市场也会有一定困难。”
对此,靳树森表示,国家鼓励的是高端,低档的也不主张发展,“包钢稀土准备是往高端走,但一下子还到不了高端,要从中端一步步往前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