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碳素钢在冶炼和轧制加工过程中造成结疤缺陷的原因分析
日期:2013-06-18 15:56  点击:90

碳素钢在冶炼和轧制(锻造)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工艺和操作等原因造成钢的欠缺。主要包括结疤、裂纹、缩孔残余、分层、白点、偏析、非金属夹杂、疏松和带状组织等。碳素钢的冶炼通常在转炉、平炉中进行。转炉一般冶炼普通碳素钢,而平炉可以冶炼各种优质钢。碳素钢的品种主要有圆钢、扁钢、方钢等。经冷、热加工后钢材的表面不得有结疤、裂缝、夹杂、折叠和发纹等缺陷。

  炼钢(浇铸)造成的结疤,疤下一般有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轧钢造成的结疤一般称“轧疤”,疤下一般仅有氧化铁皮。

  炼钢(浇铸)造成结疤的主要原因有:

  (1)上铸锭未采取防溅措施或下铸锭开铸过猛造成飞溅结疤。

  (2)下铸锭保护渣性能不佳或模子不清洁、不干燥,造成钢锭(连铸坯)表面或皮下夹杂、气泡和重皮。

  (3)模壁严重缺陷或铸温过高造成凸疤和粘模,经轧制或锻压加工演变为结疤。

  轧钢方面造成结疤的原因有:

  (1)成品前某道(架)轧辊或导卫装置缺陷或操作不当造成轧件凸包、耳子、划疤,经再轧形成结疤。

  (2)钢坯火焰清理清痕过陡或残渣未除净,外物落在钢坯上被轧成结疤。

  碳素钢结疤缺陷直接影响钢材外观质量和力学性能。在成品钢材上不允许结疤存在。对结疤部位可进行磨修,磨修后钢材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为了减少和消除结疤,一是炼钢、轧钢要改进有关工艺和操作,二是对钢坯表面缺陷部位进行重点清理或全面扒皮清理。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9 11:47
首页 刷新 顶部